这九大高频用药误区以后要避开!

2016/7/5 10:36:41来源:医药经济报作者:李瑶

1、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不可滥用

更年期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会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体内的平衡失调,使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与精神活动状况的稳定性减弱,导致人体对环境比较敏感,易出现情绪波动,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女性更年期用药主要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更年期是自然过程,潮热、盗汗、浑身乏力、焦虑等症状能忍则忍;另一个则是随意服用雌激素以缓解不适症状。

专家指出,由于更年期及绝经的前5年卵巢功能下降较快,以致雌激素急剧减少,但雌激素,不宜补得过早、过多或过急。激素替代疗法应在有适应证、无禁忌证的前提下,在绝经早期(治疗窗口期)开始启动。原则上不推荐60岁以上的女性使用激素替代疗法,如果症状严重,可个体化处理或给予其他治疗。患有妇科肿瘤的女性在未行手术切除前不可滥用雌激素。激素治疗应就个人情况而定,采取单用孕激素、单用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周期治疗。

2、口腔溃疡需辨证施治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很多人认为,口腔溃疡就是“上火”,其实,阴虚、湿热、阳虚、肝郁等诸多因素均可导致口腔溃疡,应加以辨证对待。亦有人认为,发生口腔溃疡是因为缺乏维生素,事实上,并非所有口腔溃疡患者均因维生素缺乏所致。

专家指出,很多全身疾病患者会表现出局部口腔黏膜溃疡症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等免疫系统疾病。口腔溃疡发作时以镇痛、防止感染为主,可用具有黏膜修复作用的药物涂抹患处,或用温和的漱口水或盐水漱口,也可使用溃疡贴片。情况严重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漱口水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贫血先分型再药疗

一说起贫血,绝大多数人认为要立即补铁,其实,并非所有的贫血都因缺铁所致,盲目补铁可能造成不良后果。铁在体内过度沉积,尤其是在心、肝、胰腺及下丘脑等组织器官过度沉积,可导致组织器官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表现为心力衰竭、肝纤维化、糖尿病、不孕症、生长发育障碍等,甚至死亡。

专家建议,贫血患者先到医院就诊,以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治疗。对于缺铁性贫血,需要遵医嘱补充铁剂,同时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充铁元素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达到正常水平后停止补铁。值得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铁剂时最好不要喝茶,以防加重病情。而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也会阻碍铁的吸收。

4、抑郁症讳疾忌医不可取

近年来,人们经常看到对抑郁症的相关报道,但公众对抑郁症的用药知识依然了解得不多,甚至普遍认为抗抑郁药有依赖性。

专家介绍,罹患抑郁症后需及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疗效肯定,是抑郁症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常用的抗抑郁药有阿米替林、马普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丙米嗪等,这些药物主要有提高情绪、减轻焦虑、镇静等作用。近年来,国外推出了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普肽兰、文拉法辛、米氮平等新型抗抑郁药,这些药物的特点是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不过,不同的药物其作用机制略有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选择。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患者是第一次得抑郁症,通过抗抑郁药治疗恢复正常后,还需继续进行6~12个月的巩固治疗。

5、骨质疏松需谨慎用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病变,也是一个世界范围日趋严重的健康问题,很多药物是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最常见的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其原因在于此类药物可促进人体蛋白质的分解,增加钙、磷的排泄,从而减少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基质的形成发生障碍。另外,此类药物可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及骨质的生成,减少骨小梁和成骨细胞的数量,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若出现难以解释的、逐渐加重的腰背痛、关节痛或关节活动受限,且疼痛与气候无关而与活动有关时,均应考虑骨质疏松,并及时就医,遵医嘱减量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此外,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肝素亦会导致骨质疏松。如长期使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由于此类药物能促进维生素的降解,使消化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导致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使患者的骨容量减少10%~30%,进而有出现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的可能。因此,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的患者,应在用药3~4个月后开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6、咳嗽或因药物引起

冬季雾霾天气严重,很多人都因为空气污浊、气候变化等原因出现咳嗽,也有人因为感冒后吸入大量的污浊空气加重咳嗽。

专家指出,引起咳嗽、咳痰的原因众多,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一般的咳嗽,应以祛痰为主,不可单独使用止咳药。对无痰而剧烈的干咳,可短期使用镇咳药。对痰液多的咳嗽,要谨慎使用镇咳药,以防痰液排出受阻,致使呼吸不畅及加重感染。但在用药1周后,咳嗽、咳痰症状仍不见好转时,应到医院进一步诊治。长期不明原因的咳嗽、咳痰,应在诊断明确后用药。

此外,一些药物亦会引起咳嗽,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降压利尿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断剂(如普萘洛尔)、抗菌药(如呋喃妥因、磺胺类、青霉素、红霉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肿瘤药及免疫抑制剂(如细胞毒药、烷化剂、长春花碱、抗代谢类药)、抗凝血药(如肝素、华法林)、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抗过敏药(如色甘酸钠)、抗精神失常药(氯丙嗪、氟哌啶醇、阿米替林)以及中药制剂(万年青、乌龙散等),服用时也需注意。

7、滥用泻药或延误治疗时机

便秘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缓解便秘症状,许多人自行到药店买泻药服用。殊不知,随便滥用泻药,不仅会使便秘的情况复杂化,还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专家指出,便秘分为原发性便秘和继发性便秘。在治疗上,对症治疗是关键。对于原发性便秘,早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一些缓泻剂,如容积性泻药(纤维素等)、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等)、润滑性泻药(甘油等)和刺激性泻药(番泻叶、酚酞片等)。前三种泻药作用相对比较缓和,可适当应用。而人们在药房买到的泻药大多属于刺激性泻药,此类泻药服用后短时间内即可引起腹痛、腹泻,但是此类药物只可短期(1~2次)应用,并不适合长期使用,否则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即使不断增加药量,效果也越来越差。

专家建议,短期应用刺激性泻药停药后仍出现便秘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尤其是老年便秘患者。

8、服药讲究时辰药理学

由于人体的生理变化具有周期性,在生物钟的调节下,人体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如肝脏合成胆固醇的时间多在夜间;胃酸、激素分泌有昼夜规律等。体内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机体的反应性往往也受到机体节律性的影响,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时间用药其疗效也会有差别。因此,应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选择最佳用药时间可达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9、长期药材泡茶不可取

很多人把胖大海、决明子、甘草等当作日常饮用茶,其实,这三种茶不适合长期饮用。

专家指出,一般情况下,由风热感冒导致的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可以对症饮用胖大海;出现上火症状,如目赤涩痛、大便秘结时可以饮用决明子;常有心慌、气短症状时可以饮用甘草,但饮用的量和时间必须依据病情轻重加以调整。长期饮用胖大海会产生大便稀薄、胸闷等副作用,突然失音及脾虚的老年人更应慎用。决明子虽然有降血脂的作用,但性寒凉,多食损伤正气,伤害脾胃功能,长期会引起腹泻。甘草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也有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多食能升高血压,导致水肿和低血钾。

专家亦指出,干花泡茶也不是绝对安全,如饮用野菊花茶后,少数人出现胃部不适、肠鸣、便溏等消化道反应。老人最好不要将干花、中草药当补品饮用,无论剂量过大还是服用时间过长,都可能发生毒副作用,正在服用西药的患者更应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