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2020/10/19 8:23:39来源:基层医界作者:朱本浩

脑血管病

是一组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害。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秋冬季是脑血管病高发期,因此,做好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救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卒中,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成线性关系。血压超过160/95 毫米汞柱的人,发生脑血管病的比例是正常血压者的8 倍,而且基础血压越高,发生卒中的危险性越大。即使是平时无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也比正常人约高4 倍。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是避免或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措施。


2.心血管病  导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冠心病合并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脏脱落的附壁血栓(尤其在有心房纤颤时)进入脑血管发生脑栓塞。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时,心输出量下降,导致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血流减慢,易诱发血栓形成。同时,冠心病可能合并脑动脉硬化,故容易发生脑血管病。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发病率比无糖尿病者高2~3倍。主要原因为糖尿病可使颅内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加快;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病变时血黏稠度增加,红细胞变性能力降低,因而使缺血性卒中发生概率增加。


4.高脂血症  如果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就可以使脂蛋白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硬化,并造成血黏度增加,从而使患者增加发生卒中的概率。


5.年龄  50 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卒中发病率增长1 倍。由于年龄增长,动脉内壁负荷增加,导致内膜损伤,动脉壁脂质含量增加,形成粥样斑块。如果斑块破裂、脱落,导致脑血管血流中断,便形成脑梗死。随着年龄增加,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这也是中老年人容易患脑血管病的原因。


6.吸烟和酗酒  多项研究表明,吸烟是脑卒中仅次于年龄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引起小动脉痉挛,烟碱可使血压升高、血黏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流量下降,并且能使血中纤维蛋白含量增加,加速动脉硬化。酒精可促使血小板聚集、凝血反应以及脑血管痉挛,长期酗酒可使血压升高,影响血中凝血成分,与卒中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7.饮食与肥胖  高脂肪、高盐、低钙饮食,对脑血管病是不利的。高脂肪可加速动脉硬化,高盐可促使血压升高,此二者与肥胖均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患者需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


二、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


由于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大、致残率高的特点,并且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多数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突然发病,因此,家属对脑血管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及时发现脑血管病信号,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脑血管病的早期信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脑血管病“报警症状”:如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神志混乱,言语不清,复视或视物不清,头晕,协调障碍,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


2.原有脑血管病史:患者存在动脉硬化或原有脑血管病史.发病前血压波动大,尤其骤然升高时易出现脑出血。


3.注意发病前的诱因:如用力过度,情绪激动,休息欠佳,或服用降压药过量,以及自行停用降压药等诱因,都可引发脑血管意外。


4.注意发病的进展过程:脑血管病都是急性发病,若患者病情进展快。而且很快出现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应首先想到脑出血的发生。


5.因损害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要注意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如头晕、恶心、突记忆力下降,不能读书及叫不上熟人的名字或用品的名字,言语混乱,都有可能发生脑血管病。


三、脑血管病现场救治措施


一旦遇到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第一时间的正确抢救是很重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六个步骤。


1.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3.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宜保持镇静,切勿慌乱。不要啼哭或晃动病人,避免造成病人的心理压力。


4.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询问并听从医生指导进行处理。


5.有条件者呼叫救护车来运送病人。若自行运送,在搬运病人时不要将病人扶直坐起,勿抱、拖、背、扛病人。


6.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做主给病人服用止血剂、安宫牛黄丸或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