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方案

2018/10/24 14:43:46来源:好医生网

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大致有哪些?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但是说到具体的疾病及诊疗方案,还是需要拿出一些知识和时间来进行讨论。下面,我们就来聊聊生活中那些 “很接地气儿” 的消化道疾病。


先来列出我们要谈的大纲,就从消化道溃疡、肠易激综合征、脂肪性肝病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消化性溃疡

01

一波【名词解释】

消化性溃疡是胃酸或胃蛋白酶分泌过多、胃黏膜破坏而引起的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消化性溃疡是我们生活中很见的疾病,病程多为慢性,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


02

常见致病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


03

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是一个慢性过程,发作具有反复性,其缓解期与发作期交替。发作时疼痛有规律性,上腹可为隐痛、钝痛、饥饿样痛、胀痛、灼烧样痛,长期反复发作。胃溃疡常在餐后0.5~1小时疼痛,持续1~2小时消失;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餐后2~3小时开始疼痛,持续至下次进餐才消失,或夜晚睡前疼痛,进食或服用碱性药物后可使疼痛缓解。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恶心、呕吐、嗳气、上腹部饱胀、消化不良、贫血消瘦等。溃疡并出血则会出现黑便。


04

治疗和预防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个体化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以及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前两者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方法。而后者对于防止溃疡的复发是至关重要的。


预防:按时服药、生活规律、戒烟戒酒、避免刺激食物和会损害消化道黏膜的药物(如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二、肠易激综合征

01

又一波【名词解释】

肠易激综合征(IBS),常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发病率为10%~15%左右。


02

常见症状

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焦虑、抑郁、紧张、失眠等。患者症状时轻时重,总体逐步加重,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03

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IBS好发于45岁以下人群。

2、饮食因素: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易诱发IBS。

3、心理因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内脏敏感性增高、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分泌失调.

4、内脏感觉过敏

5、肠道菌群失调

6、对食物不耐受:如麸质(小麦、大麦类食物)、乳制品、鸡蛋、花生、海鲜等。


04

肠易激综合症的诊断

采用罗马标准诊断,依照症状通常被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各个亚型可相互转化。


05

预防和治疗

1、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行为

2、适当做舒缓的运动

3、对症治疗:腹痛腹泻者可以适当使用止泻药;便秘者可以适当使用通便药; 使用抗抑郁类药物干预中枢行为,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

4、个体化治疗


三、脂肪性肝病

体检查出脂肪肝,很多人都不当回事。特别是那些没有症状、肝功能正常的人更觉得无所谓,都认为脂肪肝就是吃的营养太好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脂肪肝。


01

最后一波【名词解释】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02

脂肪肝的发病现状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2015年发布的《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中显示,中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2.5%~35.4%。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第一大肝脏疾病。根据统计,中国脂肪肝患者人数已超过1.2亿,且仍在迅速增长。


03

脂肪肝的分类

脂肪肝一般根据病因可分两种类型,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我国单纯酒精性脂肪肝很少见。多数嗜酒者常因营养失调、能量过剩、活动量少、生活节律性差或滥用药物等综合因素导致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包含多种类型,主要有:肥胖性、糖尿病性、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性、妊娠性、药物性、高脂血症性、中老年脂肪肝等等。


04

脂肪肝与代谢

严格地讲,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上的体现。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都需要通过肝脏来代谢和调节。脂肪肝既是代谢综合征的结果,也是代谢综合征加重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绝不只是肝脏出现问题。患者长期脂肪代谢紊乱,会造成糖代谢、嘌呤代谢的紊乱,导致合并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05

脂肪肝的治疗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很多脂肪肝经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或者药物治疗,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