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秋雨一阵凉,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进入了季节转换的感冒高发期,与感冒相伴相生,最令人烦恼的莫过于咳嗽症状,感冒好了,咳嗽依旧,有时候甚至伴随整个冬季,关于咳嗽的用药问题很多,今天小编选了几种门店一线的常见误区或问题,并附上药师的专业回答分享给大家。
问题一:长期干咳如何有效治疗?
小西的妈妈干咳好几年了,症状是晚上临睡前比白天严重,天冷时比天热时严重,基本没什么痰。她怀疑自己得了慢性咽炎,平时就拿蜂蜜、秋梨膏等镇着,碰到感冒症状加剧时,会自行服用抗生素。这些疗法当时有短暂效果,但这么多年却始终不见好,甚至还有越咳越厉害的趋势。长期咳嗽到底应该怎么治疗呢?
药师观点:
小西妈妈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咳嗽变异性哮喘,即CVA。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人们容易将咳喘病视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易将仅表现为咳嗽的“咳嗽变异型咳喘”视为支气管炎,结果采取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往往无效,而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会导致菌群失调,细菌耐药,贻误病情,并产生严重的药物毒副作用。遇到难以治愈的咳喘症状还是应上正规医院接受诊治。
问题二:止咳中成药加大剂量后是不是效果更好?
张强是个急性子,上次感冒之后其他症状都好了,偏偏就咳嗽迟迟未愈,咳得他自己都心烦。他想,反正我吃的是中成药,中药比西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干脆加大剂量多吃一些,是不是会疗效显著,好得更快?
药师观点:
许多人认为中成药药性缓慢,需加大剂量才会有效。其实,不少止咳药中含有镇静剂,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不仅不能有事没事长期服用来“预防强身”,也不能一次加大剂量,因为镇静剂过量是会导致耐药性和生理依赖性的。而即使不含西药成分的止咳中成药,同样不可过量使用,比如强力枇杷露,大剂量服用可导致痰液排泄不畅,或者有成瘾性。
问题三:止咳中成药可否与西药同服?
洋洋姥姥既有高血压又有咳喘病,一到吃药时间就得拧开好多瓶子。所以她总是大把大把吃药,里头既有西药又有中药,吃习惯了就一口气咽下去,倒也不算麻烦。这样科学吗?
药师观点:
最好还是不要为了省事而让中西药一起服用。虽然止咳药中常常有中西药同用现象,但在服止咳药时,除药物配伍中无禁忌的中西药合用的成药之外,中西药最好不要同时服用。因为中西药同用,可能会增加毒性或降低药效。如含麻黄的中成药(止嗽定喘口服液、通宣理肺口服液、复方川贝精片、复方枇杷糖浆、半夏露冲剂等)与痢特灵、优降宁、闷可乐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时,由于药物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容易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含麻黄的止咳药,不宜与降压药同用;甘草中的甘草酸水解物甘草次酸具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样结构,含甘草的止咳药不宜与降糖药同用。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所以,中西药最好不要同用,即使同用也应在服用时间上相隔半小时以上。
问题四:咳嗽是不是不用治疗,撑一撑就好?
周磊对“是药三分毒”这一观点与“人体自我修复能力”信任不疑,对待小病有自己的一套办法:顺其自然——少吃饭,多喝水,多休息自然就好了。感冒如此,腹泻如此,咳嗽也如此。还别说,这些毛病十有八九还都这么给解决了。这种做法科学吗?
药师观点:
咳嗽是呼吸道发炎或受到异物刺激时,发出信号给咳嗽中枢,产生的生理反射。良性咳嗽可保持呼吸道畅通、预防感染。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却可将病菌扩散至肺内其他部分,排至空气中还会传染别人;剧烈咳嗽还可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呼吸道出血、自发性气胸;长期咳嗽可能造成肺气肿,影响睡眠,消耗体力。
单就感冒咳嗽而论,咳嗽是感冒常见的症状,在感冒发生后48小时内有83%的患者会发生咳嗽。如果在咳嗽发生的起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使咳嗽频繁发作,导致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胸痛等病症。严重者可并发支气管炎、哮喘或肺炎等。对于感冒咳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