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如何对付恼人的过敏性鼻炎?

2016/3/10 10:45:15来源:山东省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作者:李明华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花粉飘散的秋季或者春季发病,过了这个季节,空气中的花粉少了,鼻炎自然也就缓解了,这类季节性发作的过敏性鼻炎也称为“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特征性的表现?

  频频打喷嚏

  患者多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开始打喷嚏,呈阵发性,常常伴有眼痒、耳痒、咽喉及上腭部发痒等。婴幼儿和年幼儿童由于表达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揉鼻、搓眼等症状,极易被患儿家长误认为是不良习惯而加以呵斥。

  随着鼻痒的出现,患者往往频频打喷嚏,一次连续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后患者可感到疲劳或头痛。

  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往往与接触花粉等有关,发作持续时间短者仅数分钟,长者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鼻痒和喷嚏症状在间歇性过敏性鼻炎表现得更为突出。

  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则多以清晨起床时发作居多或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若持续接触过敏原则可反复发作。

  流清水样或浆液样鼻涕

  数量不等的清水样或浆液样鼻涕是过敏性鼻炎的另一重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黏液样鼻涕,多发生在打喷嚏以后。清涕的产生主要与腺体的分泌亢进和鼻黏膜血管的渗出有关。剧烈喷嚏后偶然会出现血性鼻涕。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黄色脓性鼻涕。

  部分患者由于鼻后孔较低,鼻涕会流向鼻咽部而出现强制性的鼻-口倒吸样咳痰,所以可出现流涕少而咳痰多的现象。

  鼻塞往往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鼻塞是过敏性鼻炎的最主要症状之一,也是过敏性鼻炎发展为过敏性哮喘的前兆。多数患者表现为一侧性鼻塞,也可表现为交替性鼻塞或双侧鼻塞,鼻塞症状往往在夜间表现得更为明显。

  53%持续性鼻炎和30%间歇性鼻炎患者可出现鼻塞症状。鼻塞可以由鼻黏膜充血、水肿引起,也可以由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症状的轻重与鼻黏膜的充血和水肿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如何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虽然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均有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状,但发作特点和伴发症状并不相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鼻部症状往往是全天持续的,可能会连续几天;过敏性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仅发作数次,以清晨发作更为明显,发作过后如常人。

  ●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可以群发;过敏性鼻炎不传染,但可以遗传,故在有血缘关系的人群中高发。

  ●过敏性鼻炎往往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如哮喘病、过敏性皮肤病或药物过敏;感冒则无。

  ●感冒时喷嚏较少,鼻痒不明显,鼻塞明显而且持续,鼻分泌物可由清涕或黏性转为脓性;过敏性鼻炎的喷嚏频频、流清水样鼻涕。

  ●感冒时全身症状较重,如发热、寒战、肌痛、头痛和咽痛等;过敏性鼻炎则通常伴发哮喘病或皮肤过敏。

  ●感冒的病程较短,通常1~2周,季节性不明显。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则病程较长,常年反复发作,因此也称常年性鼻炎;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则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夏秋季发作为主,因其多由花粉引起,故称花粉症。

  目前正规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他治疗包括免疫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有明确的诊疗指南,就是根据过敏性鼻炎的分类和程度,采用阶梯式的治疗方法,即按照病情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依次采用糖皮质激素,如环索奈德、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和氟替卡松等气雾剂,最好配合口鼻两用雾化器经鼻雾化吸入;抗组胺药建议采用第三代抗过敏药物,如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不宜采用有心脏毒副作用的息斯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特非那定;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斯特等。

  免疫治疗

  包括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前者包括脾氨肽、胸腺肽等;后者俗称“脱敏治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免疫治疗是唯一“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即便如此,一旦遇上了另一个过敏原,疾病仍会发生。所以,“偏方”“秘方”中所说的一次性根治更是无稽之谈。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药物治疗,特别是下鼻甲显著肥大导致鼻塞症状严重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过敏性鼻炎发生的两要素分别是患者有过敏体质及环境中存在过敏原,如果能最大限度远离过敏原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且能减少用药。因此,切记告知患者把预防过敏原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要注意尽量避免冷空气和刺激性气味。

  哪些患者可以选择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通过应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变应原)产物,减轻由于过敏原引发的症状,使患者实现免疫耐受。在治疗停止后仍具有远期疗效,阻止过敏性疾病的进展。既可用于治疗单纯的过敏性鼻炎,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

  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成人和儿童(>5 岁)、由尘螨导致的过敏性鼻炎。禁忌证:①合并持续性哮喘;②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5 岁的儿童;⑤妊娠期妇女;⑥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