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如何看待绿色疗法--直肠给药

2016/1/8 9:54:41来源:网络

  一直以来想对这种疗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只是自己临床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敢妄谈。

  看着医疗行业尤其庞大的基层医疗业界对直肠给药的正面的、反面的反应很大,所以忍不住,也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吧,希望同仁给予指正。

  直肠给药现状

  1、疗效--堪比输液 不比输液差

  好多朋友都说了直肠给药犹如一夜春风遍地开花,全国各地开展的真不少。由于每个医生对直肠给药的知识的掌握和开展方法的不同,(提醒各位同仁,一定要接受正规培训,培训老师是专业人士,推荐好医生的培训,培训老师最低是科班出身的主治医师)所以疗效也有不同。有的确是开展的很好,有的用了许多次因为方法不好、所用产品疗效问题还是放弃这个疗法,还有的患者家属和医生都不接受!在这里我还是提醒各位同仁,试着接受新的事物,即便有困难,绿色疗法的前景是光明的。尤其现在国家对输液的控制以及输液的危害,大家还是走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2、流派--三个流派二个方法。

  目前直肠疗法有三个流派,两个方法。

  流派是①西药,②中药,③中西药。

  方法:一种是推注,一种是滴管。

  针对三个流派二个方法,先不不论灌肠需要不需要法规(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药给药方式需要法规吗?);也不论有没有法规依据,先分析这方面的优缺点.

  纯西药灌肠,药物粉碎后稀释后灌肠,这样的方法起效迅速,缓解症状快,特别是发热(用安比)、腹泻(苯乙哌啶,思密达)之类的往往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治标--尽快解除患者疾苦时,可以在治疗初期使用。但是一定要注意西药的不良反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加入!比如药效持续时间短,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比如用阿奇霉素灌肠引起小孩哭闹不安,安比、地塞米松引起低体温,烦躁不安;前列腺肥大的成人用654-2引起尿潴留。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腹泻。因为西药抗生素类针剂多采用纳米技术很容易透过直肠血管壁,起效迅速。

  中药本人比较喜欢用,常用一些中药针剂、汤剂、胶囊。口服液不用,因为含糖和其他辅料不易被吸收。常用的有桑姜、清开灵、炎琥宁、柴胡、板蓝根、双黄连、鱼腥草、蛤青、藿香正气胶囊、肺炎散、鸡内金散、婴儿健脾散等等。中药散剂,胶囊、针剂简单易配置。相比较比中药煎剂好保存,剂量容易掌握。灌肠药物无论是那条途径入血都不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的,这也就是和输液相比安全的原因。中药灌肠历史悠久,经常见诸于医学杂志、报刊、书籍的报道,其临床适用范围相当广泛,比如儿科疾病、妇科疾病、前列腺、结肠炎类疾病等等。目前中药灌肠是教科书所提倡的,也是有案可查的。不失其绿色疗法的本意。可是中药类灌肠讲究辨证是许多医生的瓶颈,比如感冒就要辨寒热,夹痰,夹滞,夹惊,病邪是在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等等。腹泻要看是伤食泻、风寒写、湿热泻,脾虚正确泻等等,如果辨证正确,用药恰当精妙,每每效果明显。临床我常用中药灌肠,效果很好。如果辩证起来有困难,建议有空读读中医儿科,儿科类的课件讲座都不错的,基本功少不了,也为临床提供思路和方法。如果你感觉学习很吃力的话参加一些厂家赞助的正规培训也能吸取一些经验知识,本身曾参加过一个厂家组织的培训,结识了很多在直肠给药方面经验丰富的医生朋友,在交流时了解到一种中药针剂治感冒风寒风热都有效,不用费心辩证的问题,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效果确实给力。

  中西药合用灌肠现在很多人使用的方法,中药西药齐上阵,效果好,起效也快,提醒选择这样方法的医生,一定要西药,中药分开灌肠。注意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不建议超过5种以上的药物用于直肠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