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贴敷疗法治痛经秘方盘点

2016/5/28 9:47:34来源:网络


  很多女性在行经期间或者经期前后,都会发生小腹或腰腹疼痛,并且伴随着月经周期反复发作。作为一名女性医生,且在门诊上也经常遇到这方面的问题,久而久之,我也总结出经验来了。

我在门诊上发现,痛经的证型最常见的有四种,分别是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血热瘀结、气血两虚。

1
气滞血瘀型痛经


这类女性多会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胸胁胀满,小腹疼痛如刀割一样。月经量一般比较少,颜色发紫或发黑,有的会呈现血块状。我有一次到江苏去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曾遇到一位叫陈尚志的名医,他给我提供了一个名叫痛经宁的秘方。他曾用这个方子治疗痛经,并进行了临床统计,结果显示,在治疗的118名女性里,有明显效果的占70例,有效的占36例,有效率高达89.83%。这个方子具体如下:

炒当归9克,炒川芎9克,紫丹参9克,制香附9克,炒延胡索9克,炒金铃子9克,红花6克,炙甘草4.5克。用水煎服。

经期前10天开始服用,服至月经到来,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下来,痛经即可改善,服用23个疗程痛经可消除。



2
寒湿凝滞型痛经



无论是月经前期、行经期还是后期,此类女性都会出现小腹冷痛的症状,并且按则加重,月经量一般比较少,色黑、有块。另外,这类女性还多伴有手脚冰冷的问题。这个也很简单,把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和乌鸡白凤丸配在一起,每天服两次,每次1丸即可。



3
血热瘀结型痛经



这类女性主要表现以热证为主。主要有经前或经期腹痛下坠,腹部有刺痛感,身体发热或者腹部发热,尿黄,月经多为紫黑色,质稠有臭味。说到这里很多人会不理解,不是说寒则凝吗?血热怎么还会瘀结呢?其实很简单,就像大地一样,冬天天冷的时候,河水会结冰。但是如果夏天天太热了,河床没水了,也会干裂。人体也是同一个道理。

这里还有一个诀窍,生殖系统在中医上属肾的范围,血热多为炎症造成,跟外邪侵袭有关,治宜清泻,但是肾是先天之本,宜补不宜泻,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应当通过泻肝来达到泻肾火的目的,可以考虑下面这个方子:

瞿麦10克,萹蓄10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车前子9克,赤芍10克,地骨皮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甘草6克。

用水煎服。经期前10天开始服用,服至月经到来,为一个疗程。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下来,痛经即可改善,服用23个疗程痛经可消除。



4
气血两虚型痛经



此病跟身体素质差有很大关系。这类痛经主要表现为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按则减轻。由于身体差,所以此类人大多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身体乏力、心跳缓慢、气短、食欲不佳,月经量比较少,色淡质稀。可以用中成药八珍益母丸和人参养荣丸配合服用,每天两次,每次1丸,坚持吃上一段时间,既可以改善痛经,也可以增强体质。



贴敷疗法:



痛经膏



【组成】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 克。



【制法】先将当归、吴茱萸、肉桂、细辛共水煎2次,将煎液 合并浓缩成糊状,混入95%乙醇浸泡过的乳香、没药浸泡液中,烘 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和匀备用。



【用法】于经前3天取药粉3 克,和透皮剂混和,外敷于脐孔上,用透皮贴固定。药干后 再调换1次。经行3天后取下药物。每天1次。



【功用】温经 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痛经。



【疗效】治疗60例,治愈52 例,有效6例,无效2例。



【附记】引自1985年《浙江中医学院 学报》






脐痛舒



【组成】山楂100克,葛根浸膏10克,甘草浸膏5克,白芍 150克。



【制法】上药烘干研粉,再加乳香、没药浸液70毫升, 烘干,另加入鸡血藤挥发油4毫升,冰片少许拌匀即成。



【用法】 取0.2克,和透皮剂混和,敷于脐处。月经来潮俞2天应 用,或初感痛时应用。



【功用】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痛 经。【疗效】屡用效佳,多1次痛止。



【附记】引自《千家妙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