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各级政府、卫生健康部门等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人、财、物诸方面为农村卫生工作埋单,为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为乡村医生呐喊助威,充分体现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但据调查了解,各地农村卫生工作开展还不平衡,村卫生室根基不实,乡村医生人心不稳,主要表现在:
有的地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还不够健全;有的村卫生室房屋等基础设施还较差;有的村卫生室诊疗设备还老旧欠缺;有的村卫生室信息化还跟不上;有的村卫生室医保支付还不到位;有的乡村医生工资保障水平低;有的乡村医生工作懈怠,在岗不履职、不称职、素质差;有的乡村医生不注重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遵守医疗操作规范,超范围服务;有的农村卫生服务费用按乡村医生人头补给,实施的是人员管理,不能与职称、工作实绩挂钩。
这些状况程度不同地挫伤了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导致农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得还不够实,人浮于事现象还不时存在。
近年来,贵州省习水县高度重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筑牢基层卫生网底,切实满足农 村群众“好看病、看好病”的医疗卫生需求。
习水县通过建立五项机制,有力激发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建立“示范、标准、合格”村卫生室管理制度,设立四室分离的规范化标准,县乡按计划、分年度对原有村卫生室进行提档升级。
探索实施乡村医生“县管乡聘村用”管理模式。
1.因地制宜落实编制村医和员额村医制度,扩大村医队伍。目前,通过“编制村医”制度招考村医38名。 2.分级分层落实村医管理体制,县级管村医网点规划布局、年度校验、项目分派、业务培训。乡镇卫生院将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实现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考核“五统一”。 3.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聘用关系,身份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员额管理人员。 4.对纳入“乡聘村用”管理的乡村医生,统一实行基本工资+基本保障+绩效工资制度。 5.乡村医生严格履行相关义务,按时在岗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卫服务,履行家庭医生签约责任,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等,围绕健教宣传、健康监测、健康档案、用药指导、转诊服务等,为重点管理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全县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注册乡村医生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范围。县政府对参保乡村医生的社会统筹部分进行补助。参保人员年满55周岁或60周岁后,领取养老保险金。对到龄不足缴费年限的乡村医生,离岗后,参照全省离任村干部补助标准发放生活补助金,补助金由县财政解决。
为鼓励村医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群众信任度和满意感,先后出台了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激励政策,在原有财政固定报酬的基础上,每年增加员额乡村医生财政预算2000元;落实获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资格人员一次性奖励3000元;对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后每月分别增加200元、100元补助,今年以来,获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资格人员一次性奖励32人,取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01人获得生活补助。
优化调整村卫生室医保支付政策,取消网络费,新增一般诊查费补助2元、取消5%的质量保证金,门诊报销由原来的90%提高到95%,由医保基金对家庭医生签约补助3元。
期待各地都能像贵州省习水县那样,创新乡村医生管理措施,探索建立类似的“五项机制”,给他们更多、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兜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在此基础上,做到:
一是创造条件,让乡村医生可以报考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凡取得资格者,一律纳入基层骨干培训体系中。
二是打通向乡镇卫生院流动渠道,让更多的优秀乡村医生在乡镇卫生院、在联村卫生室流动坐诊,从而更好地激发乡村医生的活力和学习、工作热情,让他们有“奔头”。
三是硬性规定,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工作,工资基本标准、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不得低于乡镇卫生院在岗医生,并增加与村卫生室岗位相适应的特殊补贴。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实施好乡村一体化管理;才能不断激发村卫生室活力,切实保障村卫生室更好为居民提供良好服务;才能让乡村医生愿意干,愿意来,留得住,真正免除乡村医生后顾之忧。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