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软医闹”要有“硬实力” ! 近日,据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检察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软医闹”宣判案件。
一男子因在就诊过程中与医院发生纠纷,竟失去理智,长时间持续利用网络散播谣言,恶意中伤医院及医务人员,引发大量不明真相网民的负面评价……思明区检察院一审宣判:该男子该男子因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一、造谣诋毁,恐吓威胁只为发泄不满
2015年4月,伍某到涉案医院就诊产生纠纷,心生不满。
此后的2年里,伍某利用微博账户发布数百篇信息。
信息内编造了该医院“活挖、买卖活人器官”等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丑化医院,并威胁、恐吓医生、医务人员,导致大量不明真相网民对医院作出负面评价,医生、医务人员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伍某发布的其中一则谣言
二、无悔过之意,从重处罚
经审查,思明区检察院认为:伍某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利用信息网络恐吓他人,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规定,应当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并且庭审时,伍某拒不配合案件审理,鉴于伍某无悔过之意,思明区检察院依法提出从重处罚建议。
最终,思明区检察院以寻衅滋事罪对伍某提起公诉,伍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三、“应对“软医闹”要有“硬实力”
如今,打砸医院、设灵堂等“硬医闹”因会受到处罚而渐渐变少,但持续“维权”、压床、长期“盘踞”医务处、网络散布流言等“软医闹”方式持续抬头,不少医生称对这种“软医闹”感到寒心。
与直接粗暴但多为一次性的“硬医闹”相比,打持久战的较为隐蔽的“软医闹”不仅治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多针对医院和医生的声誉“发炮”,最终让医院和医生心有忌惮又不厌其烦,最后难免还是花钱买个清静、干净。
当“硬医闹”改头换面,摇身一变为“软医闹”时,必须对这种新现象足够正视和警惕。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