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41年,从赤脚医生做到学科主委

2021/3/15 8:24:50来源:医学界作者:史晨瑾

陈江华已经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了41年。


从最初对医学所知甚少、一心想做手术却阴差阳错被分进内科,到建设几百人规模的肾脏病中心、成为全国主委,陈江华挽救了无数患者,不断攀登着医学阶梯。他见证了国内肾脏病治疗技术的飞跃,也为肾移植、肾透析领域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医契机:在公社当赤脚医生


陈江华从事医学工作缘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1973年,他高中毕业之后回到位于杭州市富阳县上官乡的家乡。当时县里为弥补乡村医务人员不足,组织了一期赤脚医生培训班。陈江华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3个月的集训,初步学习解剖药理等基础医学知识。


培训结束后,他正式“上岗”,为村里的叔叔婶婶们治疗头疼脑热、牙痛腹泻等常见疾病。能为熟悉的人缓解病痛,他开始感受到行医的乐趣和成就,但同时也深感自己医学知识的匮乏,渴望能有机会进行更专业系统的学习。年轻的他未曾设想到,改变命运的两次机会接连而至。


1975年,杭州市中医院为优秀的赤脚医生提供4个培训名额,陈江华位列其中。他离开上官乡,来到位于杭州市中心庆春路的杭州市中医院。此次培训后,他因勤奋上进获得公社推荐,进入位于延安路的浙江医科大学就读。


彼时的陈江华,是恢复高考前最后一批被推荐上大学的年轻人。受四人帮影响,他们和1977年首次参加高考的同学在同一年开学。文革期间被破坏的教育体系开始重建,大学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在校就读时期,乡村行医的经历成了陈江华宝贵财富,解决许多曾经的困惑成了他孜孜求学的直接动机,对医学知识的渴求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新鲜的临床医学知识拨动着他每一根神经。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几乎次次考试都登上红榜。


毕业时,这一届300多位学生里只有12位留在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其中4位分在了附属第一医院(下简称“浙医一院”),陈江华成为幸运儿之一。


与外科失之交臂,一度想放弃从医


陈江华大学实习期间就酷爱做手术,他觉得自己双手灵巧,无疑能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可现实和陈江华的想象大相径庭:本想进入泌尿外科,却被分配到透析室。他清晰记得当时透析室位于医院老放射科最角落的一个房间,前面矗立一幢老楼,遮挡了所有的光线。阴暗潮湿的房间里摆放着二三台平板式透析机,两位医生、两位护士和一位义工等待着自己的加入。


令陈江华更为失望的是,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落后,专业知识相对匮乏,血液透析并不成熟,没有一位尿毒症患者治疗后能活过6个月。透析不充分、效率低,医生们常常忙活一天,患者的病情依然恶化。肾移植作为终末期患者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也开展得不理想,1977~1981年间,全院共进行了14人次的肾移植手术,超过一年生存期的仅有两位患者,一些患者连围手术期都未能挺过。手术成功率太低,大家丧失了希望。目睹尿毒症患者不断死亡的场景,他完全没有了期待和想象中的成功和喜悦,而是充满了无奈和愧疚。陈江华陷入怀疑。


要不要继续做下去?百般纠结后,望着一双双绝望的眼睛,送走一个个苍白痛苦的生命,当时的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尽其所能,救尿毒症患者于水火。


1986年,陈江华考取天津医学院的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泌尿外科学专家马腾骧。马腾骧一生关注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探索血液净化和肾脏移植,在天津创建了继北大之后我国第二个泌尿外科研究所。


陈江华为研究所的规模所震撼,一整幢大楼,五六十台透析机。在这里,他不仅系统学习了泌尿外科知识,更得益于导师言传身教的“敏于事而讷于言”、“拓展思维跨学科发展”和“设定目标永不放弃”等理念和精神。经过3年时间的滋养和熏陶,陈江华决心满满,重返杭州。


从零建立肾脏病中心


“导师可以把泌尿外科学科建立起来,并做强做大,我们这代人为什么不可以?”陈江华暗自想。受跨学科发展的启发,陈江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医生一道,克服各种困难,先是通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技术创新和设备改进,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生存率;然后致力于肾移植技术的突破和做大做强,并开创了以肾移植为核心的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体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彼时浙一医院的血透中心独立成科,只有4张床位,5位医生和几名护士。陈江华选择维持血透治疗方向,并从肾移植突破,成立了肾移植血液净化中心。从培养年轻医生的移植手术能力开始,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快速提高肾移植数量和质量,1996年当年突破肾移植手术100例,达到全国第一。


当时床位不足,陈江华带着同事到马路对面的下城区红十字会医院借病床,做完手术后再连患者带床一同抬回去。团队最拼的一次一天做了16台肾移植手术,从下午一直做到早晨7点。


为提高尿毒症患者长期生存率,陈江华尝试了多种方法。当时肾移植术后患者的排异反应是个难题。


九十年代,新型免疫抑制剂在全国广泛推广,肾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感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不明原因的间质性肺炎往往在短时间内夺去病患的生命。一种恐慌消极的情绪弥漫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当中,甚至很多患者拒绝接受肾脏移植。


陈江华和他的团队没有气馁,依托实验和临床研究,建立了一系列药物浓度监测、免疫功能评估和病原学筛查的技术手段,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人免疫特点的低剂量免疫抑制剂合理应用方案和感染预防方法,在不增加排斥率的同时明显减少了感染发生率,尤其使重症感染的发生率下降到零。


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肾脏移植排斥预警和无创性诊断、肾脏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治疗技术,明显提高了肾脏移植受者的长期生存率。并在肾脏移植、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三大技术领域进行了系统技术攻关,在10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了以肾移植为核心的终末期肾病一体化治疗体系。


从肾脏移植中获得的宝贵的经验,陈江华创新性地将这一技术拓展应用到肾小球疾病治疗领域,建立和创新了8项肾小球疾病治疗技术,显著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副作用,使众多患者获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其中开创的无激素免疫抑制技术,完成了国际首项无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多中心RCT研究,颠覆了肾脏病依赖激素治疗的局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经过40余年的努力,曾经的血透中心升级为肾脏病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肾脏病治疗中心之一,每年收治2万例患者,共完成6800多例肾移植手术。尿毒症患者10年生存率达82.2%,20年生存率达68.9%,远高于欧美国家。尿毒症从不治之症变成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回归社会,陈江华至为欣慰。


2019年,陈江华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主任委员。他开始思考新的问题。


目前国内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并持续上升。患者知晓率不足15%,治疗人数不足10%。肾脏病是个沉默的杀手,患者往往到终末期才出现症状,但为时已晚。


陈江华觉得,国内需要建立慢性肾脏病的防控机制,提高疾病知晓率与治疗规范。他想通过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来共同推动我国慢性肾病的管理水平,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肾病防治体系,争取2030年实现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


此前赤脚医生的经历让陈江华更重视基层肾脏病治疗水平,他致力于推动“肾脏病分级网络”建设,把大医院的先进技术辐射至乡村,培养了大量基层肾脏病医务人员。


崇尚“上医治未病”的陈江华,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