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说话】1292.8万人的医卫队伍够强了吗?

2020/8/12 14:02:29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作者:王潇雨

微信截图_20200812140432.png

2009年:

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总数达784.4万人,比上年增加61.3万人(增长8.5%)。

2014年:

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总数达1023.4万人,比上年增加44.4万人(增长4.5%)。

2019年:

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总数达1292.8万人,比上年增加62.8万人(增长5.1%)。


▼进步


十年医改,医务人员培养加快推进,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总数大幅增加。近年来,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了优先发展位置,与教育部等部门深化医教协同改革,健全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完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方面,不断提高临床医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同质化水平,使这项制度成为联结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桥梁,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方面,适应国际医学模式转型要求,把培养全科医生作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增强基层服务能力的关键措施来部署推进,为老百姓培养更多的合格健康“守门人”。


▼思考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在医护人员总数大幅增加的大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数也有所增加,但从业人数的占比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略有降低。可见,基层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薪酬待遇、继续教育机会、发展空间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同时,全体医务人员的诊疗负担长期维持在高水平。如何减少他们的工作负担,优化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当前医学教育总体招生规模不小,但学制长短不一,培养质量参差不齐,专业设置有待优化。特别是住院医师培训面临生源质量差异大、过程管理监管难、财政投入总体还不高、教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紧缺专业薪酬待遇低等多方面的政策与环境影响,加强培训质量内涵建设面临挑战。


▼今后


卫生健康行业是人才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的第一生产力,医学教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全行业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能力和水平。未来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进一步健全适合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体系,稳步发展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巩固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临床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大批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要加快贫困地区人才培养。近年来,我国采取对口支援政策,短时间提升了贫困地区的医疗水平。但从长远看,还是要建设本土医学院校,培育本土医护人员,培养一支不走的医疗卫生队伍。要在晋升职称、薪酬水平、学术地位、医疗纠纷调解等方面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