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也有“烟火气”?只有基层医生最明白

2020/6/16 13:40:20来源:红杏e生
“地摊经济”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各行各业都在找适合自己的“练摊绝活”,各种“摆摊秘诀”层出不穷,甚至一向与“地摊”摊主不对付的城管也在打电话主动动员人们到指定地点摆摊经营。

QQ截图20200612155107.png


(图片来源网络)


“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人间烟火”






为什么“地摊经济”现在这么火?一是今年经济确实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大,不少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经营遇到了困难,造成大量的人员下岗失业;二是今年有创纪录的874万大学毕业生要走上工作岗位。这两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成了今年政府的一大难题。所以重启地摊经济,繁荣市场,让这些没有稳定工作的人员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安居乐业,这是政府稳就业保民生的举措。

总理说:“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00302556347_4cf6577d.png
(来源:中国政府网)


这种“人间烟火”它不但是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还是一种文化。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小贩的叫卖声、顾客与小贩的讨价还价声,以及烧烤摊边食客们的谈天说地声……这些都是“烟火气”,是尘俗习气,也可以说是一种市井文化。


基层医生是健康界的“人间烟火”




如果说“地摊经济”是城市的“人间烟火”,是一种商业类型,那还有一种“人间烟火”,是职业性的,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基层医生,可以说看病也有“烟火气”,基层医生是健康界的“人间烟火”。

基层医生从基层俗世中来,又回归服务于基层。他们没有朝九晚五,没有节假日,24小时待诊,一个电话随叫随到。他们是基层群众身边最贴心的“健康守护人”。

与医院坐诊医生相比,诊所卫生室的办公室功能相对要弱上许多,即使基层医生有时也要坐诊,但更多的时候是急病人之所急,背上药箱,骑上摩托,就直奔患者家中去。除了出诊,乡村医生还有公卫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些都不是坐在诊室能够完成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居民的健康信息收集…...等等,在卫生室是等不来的,只有基层乡村医生上门挨家挨户去讲解去检查。

每一年下来,哪一个乡村医生不要磨破几双鞋;每几年下来要骑坏几辆摩托车。


基层医生流失,这一簇“烟火”越来越暗




“地摊经济”中,从来不会有高高在上的人愿意去“摆摊”,这是种又苦又累的活,还挣不了什么钱,大多是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都迫于生活,多少赚点,补贴一下家用,偶尔有年经人想体验生活,过不了多久,就不玩了。

基层医生与之非常类似,城市人不会跑去农村做医生,博士、硕士也不会到农村基层来,即使政府有要求,一年两年后也就走了,混个资历而已。就连农村出来的年经人,也不愿意做这个职业。基层医生是一个又苦又累、不挣钱的职业,所以这些年,从国家卫健委定期发布的相关数据上,都能看到基层乡村医生数量在减少。据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只有84.2万人,比2018年的90.7万人又减少了6.5万。

QQ截图20200612135721.png

看到这个数据,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这是新冠肺炎暴发之前的数据。

另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1-3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1-3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4.8亿人次,同比下降27.2%。也就是说在疫情的影响下,看病的人都少了,医疗机构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中诊所、卫生室2020年1-3月的诊疗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39%和25.8%。看病的人少了,收入就少,钱少日子就难过。

QQ截图20200612140643.png

对于多数公立医疗机构而言,自营收入少了,但还有部分政府财政补助拨款,日子还能挨得过去,但对于诊所卫生室这类型的非公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今年或许是真正遭遇到了涉及存亡的危机。诊所关门,基层医生大量流失或许不可避免。


留住基层医生,留住健康界的“烟火气”






如果说规范和开放“地摊经济”,是解决部分人就业、重拾城市生活“烟火气”的行为。那么,对于留住基层医生,保留健康界的一点“烟火气”,意义也是非常重大。

我国幅员辽阔,有14亿人,其中半数农民还生活在农村地区。这些人的健康问题靠城市医院解决不了,更多地还是靠我们的基层医疗机构,靠我们的基层医生。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加强基层医生的队伍建设,保障人民健康。希望我们相关部门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有能力的基层医生留下来,留住健康界的“烟火气”,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