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代表建议能落地吗?

2020/6/5 8:49:42来源:红杏e生作者:雾茫茫
近日,“红杏e生”平台推送了《全国人大代表冯毅:建议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一文,该代表建议“把村卫生室的性质改为事业单位”、“参照民办教师转正的方式,分步解决历史遗留的乡村医护人员待遇编制问题”。

 
对此,不少村医朋友表示支持且充满期盼,“这个提议非常好,说到村医的心坎里了”、“期待中”、“愿这一天早日到来”……当然也不乏一些其他声音,如“醒醒吧我的同行们”,而笔者今天也是来“泼凉水的”,希望大家能更理性看待这一提议,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再好的蓝图得不到落实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笔者不愿见到大家因期盼复又落空而更消极埋怨。
 
变身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员工、获得编制身份、成为“公家人”是不少村医的心声,然而笔者认为这一建议落地的希望非常渺茫,主要原因则是精简机构、人员、编制是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主旋律。如今年的“事业”转“企业”,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这一改制主要针对经营类事业单位,根据中央相关指导意见,今年年底,经营类事业单位全部改企业制或撤销、退出,笔者一位朋友就在此类单位,去年底他们就基本完成了改制,有编的人要么被调走,要么转企失去事业编。
 
而像公立医院,去编制化改革也早已不是新鲜事,此前有官媒报道“国家已明确:今后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也就是说,公立医院虽仍是事业单位,但去编也已经成为定局。
 
那么,与村医关系更紧密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又会如何改,是否会取消编制?目前来看,多地基层都在拿编吸引人才,并未听闻有去编的政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也提到“允许各地盘活用好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这也意味着基层卫生机构的编制是保留的。但从这份最新国家级文件的遣词用句“盘活……现有编制”、“符合条件”并结合当前改革趋势“编制只减不增”及以往国家卫健委的答复“在当前从严控制事业编制的背景下,将村卫生室人员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的条件尚不具备”来看,村医应心中有数,一是“僧多肉少”,现有编制有限,新增编制很难,二是入编并不简单,即使有空编,往往对学历、资质、年龄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这对不少村医而言,遥不可及。
 
此外,根据中央相关指导意见“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虽未提及公益类(医疗机构归属此类)的设立,但不少地方对于新增公益类事业机构都是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如“撤一建一”、“撤二建一”、“多撤少建”,并严格报批,甚至有地方明确凡可通过政府购买取得的公益服务,原则上不再通过新设事业单位提供。
 
所以,从当前事业单位改革的大方向看,笔者是持悲观态度的,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解决村医编制,代表建议落地之难,无异于空中建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