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正酣,代表委员正忙,疫情期间,特别时期的“两会”压缩了时间,但“任务”仍在,大家伙辛苦了,首先感谢各位代表、委员。
每年,关注基层医疗的建议提案都不少,今年更是热。
今天就先看看6位代表的7条建议
人大代表姚小英建议:将村医统一纳入社会保障
人大代表马文芳建议:加强基层医生培训,提高工资待遇
人大代表孙伟建议:乡村医生有职称评定机会
农工党中央提出:让村医收入达到或接近乡村教师水平
人大代表刘庆民建议:解决乡村医生编制问题
人大代表马文芳建议:加强社区、村卫生室防疫物资储备
人大代表冯毅建议: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
这里主要评价分析一下后5条建议
人大代表孙伟建议:乡村医生有职称评定机会
简评:有呀,乡村医生本来就与所有医务人员一样具有职称评定机会。
我国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目前初级、中级都是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来决定的,每一个符合报考条件的人都可以报考,所以并存在乡村医生没机会的问题。
问题在于乡村医生你考或评个职称有嘛用?通常,有单位的人取得职称主要可以凭这个技术职称增加工资,而乡村医生拿着这么一个职称证书除了自己看看,自己乐一乐之外,有啥用?当然,不当村医去外面另谋差事倒是一张名片。
农工党中央提出:让村医收入达到或接近乡村教师水平
简评:看到这个建议,首先觉得心酸。让村医收入达到或接近乡村教师水平,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了解乡村医生工作的人都知道,村医当年曾经和民办教师一样,是农村里比较受人尊敬的两个职业之一。如今,民办教师都转正了成了国家干部,乡村医生却依然是农民。
今天提出让村医收入达到或接近乡村教师水平,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出一丝悲凉。问题是悲凉还不仅仅在于历史留给人们太多的无奈,就从付出辛劳来讲,乡村教师与乡村医生根本没法比。从劳动时间看,乡村医生没有寒暑假,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没有双休和节假日,要说工作时间最起码至少也是教师的两倍;从职业特点看,医疗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所以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应该尽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制度,如今还提出,让村医收入达到或接近乡村教师水平,你不觉得心酸吗?
人大代表刘庆民建议:解决乡村医生编制问题
简评:一提解决编制简直让人无语。
一是医院去行政化,医务人员去编制化是大势所趋,今年事业单位改革就将到位,编制已经成鸡肋;二是本届政府上任伊始就提出“约法三章”,其中就有编制只减不增,如今提出给乡村医生解决编制,感觉简直就是笑话。
人大代表马文芳建议:加强社区、村卫生室防疫物资储备
简评:诚然,今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广大乡村医生因为没有最基本的防疫物资,很多村医赤膊上阵,冒着被感染的巨大风险,让人深感悲凉。
但如果就此提出给社区、村卫生室做防疫物资储备却值得商榷。
一是防疫物资储备到社区、村卫生室有没有必要?本来像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不遇,正是基于此,出现了物资紧缺,但如果配置到最基层,是否又能用得上?用不上的物资会不会过期失效腐烂成灰?
二是物资配置也要讲科学,配置到什么级别才有利于统筹使用更合适也是学问,总之肯定不会是直接配置到社会“末梢”。
人大代表冯毅建议: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
简评:这种建议就更不值一提了,笔者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后就有网友直接发评论:呵呵;神经了;这智商;正儿八经胡说八道,村卫生室没有规范化之前,都活的不错,规范化了,都很难受……
君不见,目前作为全额事业单位的乡镇卫生院都弄成啥样了,还提出将村卫生室改为事业单位,简直是要命!
尽管这里对一些建议提出了不同意见,但还是要感谢代表们对乡村医生的关心关注,做这些简评,只希望两会开出更高质量。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