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定向医学生批量违约,折射基层医疗两大难题!

2020/5/25 15:56:44来源:看医界

5月18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公告了《甘肃省2015年至2019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名单》,2015年至2019年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者多达251名,而且呈逐年增加趋势,19年比15年增加了十多倍。这种现象已经不是某个地方的个案现象。


微信图片_20200525155735.png


免费培养医学生违约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以山西省为例,因频繁出现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违约现象,山西省曾专门发布了《关于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违约处理指导意见》,公示了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违约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包括收回培养费,收缴违约金,不诚信行为记入个人人事档案,违约情况将记入诚信档案,将违约学生情况逐级上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备案,违约学生名单将通过网络或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协会等有关行业组织向社会公布等。


据悉,农村定向委培医学生签培养协议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违约的后果,那么他们为什么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也要违约呢?


关于医学生不愿意回到基层服务问题,经过相关采访,总结原因很简单:一是担心没“钱途”,二是担心没“前途”。


对此,基层医改专家表示,因为基层医生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等问题,造成了医疗人才不愿意来,即使来了往往难以留住。


不久前《半月谈》报道,2019年,某市批了10个事业编制指标用于县医院招人,最终仅招到3个,作废了7个指标,此事引起业界广泛热议。


事实证明,靠惩罚是无效的,那么基层如何才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呢?


陕西省山阳县卫健局副局长徐毓才认为,说到底还是一个薪酬的问题。他表示,在“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必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快“两个允许”落实,就是当前薪酬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


除了投入资金,还要“搭好台子”,徐毓才认为,应该为基层医务人员建立一个事业发展平台,让他们觉得基层也是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医疗机构真正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