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位中医师建言献策

2019/12/2 13:55:03来源:河北中医药作者: 徐文江

目前中医药发展基层相对滞后,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尚未健全,基层医疗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中医药人才流失严重,基层中医人才严重匮乏,大多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资源及设施设备、业务用房等硬件配置严重不足,中药房、中药库等科室房间设置大多不合理不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县级以下中医服务能力普遍薄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反映出基层中医药资源与服务严重不对等。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城乡居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基层中医药现有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基层群众需求,很多人想用中医却享受不到优质的中医药资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依旧存在,基层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比较突出。


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赋予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与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打通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推进中医人才技术双下沉,健全中医医联体服务体系: 


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但短板和弱项也在基层。在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阵地中,基层既是相对薄弱的环节,也是群众需求旺盛的地方。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促动“中医药人才、技术资源双下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积极打造中医医联体,探索建立群众支付得起、政府承受得了、财政可持续的中西医相互补充的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区域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建立完善的市、县、镇、村四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1.中医人才资源下沉:建议医联体内市、县级主体医院选派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级职称的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坐诊、开展学术讲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及手术等系列医疗学术交流活动,对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使专家资源在医联体内部流动起来,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这样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以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价格,享受市级或县级医院的名医专家服务,这也可使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解决。  


2.中医诊疗技术下沉:医联体内市、县级主体医院通过名医坐诊、临床带教、业务指导、信息共享、远程会诊、联合病房、巡诊巡讲、技术培训等措施,可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具有中医药特色治疗优势的适宜技术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如耳豆贴压、小儿推拿、针刺治疗和刺络放血等医疗技术均有损伤小、安全性高、不需要大型昂贵设备的特点,疗效好且便于推广。医联体内市、县级主体医院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也可在基层医疗机构下沉医疗学科组建联合病房等,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助于满足基层百姓不同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基层群众获得更多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构建起“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回基层” 的分级诊疗卫生服务格局,带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新一轮发展。


“中医药人才、技术资源双下沉”,对建设主体医院来说,它既能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又能实现病源有效优化,进一步增强医院品牌影响力、延展服务空间;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既能提高自身医疗安全质量、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将中医养生理念和质优廉价的中医药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又能充分利用上级优质资源将大部分病人留在本地,大大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认同感;对老百姓来说,不用再从基层医疗机构辗转到市里或北京天津大医院,可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就医路途远、看病费用高、等待时间长等难题,有效减轻基层患者看病就医负担,也切中了分级诊疗的要害,可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借助中医智能诊疗系统,推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互联互通的信息时代,健全服务体系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互联网能带给中医药的绝不仅仅是挂号、看病。可借助“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智能诊疗系统,以促进中医药服务基层化。  


中医智能诊疗系统是通过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手段,系统整合中医大数据、全国名中医等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产生“智能药方”,可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员使用,尤其适合于中医基础比较薄弱的或是西学中学员使用,这样也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的应用可以使基层中医师诊疗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使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诊疗行为更加规范。通过中医智能诊疗系统还可与京津及省内医院的专家发起实时远程视频会诊,面对面交流病情,给出合适的诊治方案以服务与群众。


借助中医智能诊疗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智能辅助开方和适宜技术辅助决策功能为先导,做到“镇镇能开方,村村能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搭乘信息技术的快车,历久弥新的中医药将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激发出更大的活力潜力,创造出更加无限的可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形成双螺旋中医智能医联体,可将京津及省内大医院中医药技术资源转移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充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

  

三、建立共享智能中药房,构建中医服务一体化


药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密不可分,为确保百姓尤其基层群众中药材用药安全有效,建议至少在县级中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和共享智能中药房,这样可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将全部纳入中医医联体一体化管理,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不用再另起炉灶建立中药房、煎药室等设施,对有采购中药材等需求的基层成员医疗机构,以中医医联体名义统一招标、采购、验收、储存,为基层成员医疗机构调配、炮制、煎煮和配送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基本实现中药材“零库存”。   


医联体严格规范执行中药房相关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中药饮片定价、采购、配送、使用和基本医疗保险给付等各项政策规定,开展中药质量监管专项活动,严格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采购程序和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资质,以使中药饮片必须从合法的中药饮片生产及经营企业采购,对每味中药饮片都进行验收入库并做好记录,以杜绝假劣中药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证药品的质量,保障基层百姓用药安全,这样也可大大降低基层医院运行成本,降低药品的价格,让实惠切实让利于老百姓,提升基层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


建立共享智能中药房,能够使老百姓看病放心(市/县级医院中医师下沉)、寻医方便(远程医疗)、取药快捷(物流到家)、服药放心(有处方审核和药品质量保障)。这种共享智能药房看起来更像一条产品的流水线,共包括药品电子处方流转、审核、调剂以及智能化中药煎煮、安全快捷交付五大系统标准。对于患者来说,共享智能中药房把以前在医院繁杂的取药过程和回家后煎药的麻烦直接简化成像“收快递”一样简便。老百姓不仅省去在医院的取药等候时间,还可以享受到更方便的就医、取药服务;对于医院来说,这也可以降低医院门诊药房服务压力,无疑是一种双赢。 


推动中医智能医联体建设,实现“中医基层化、应用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中医药智能化,实现基层群众看中医不用跑、城乡共享中医药、中药配送直接到家中,着力实现基层中医赋能和中医药服务的一体化、同质化。当服务体系的触角深入阡陌乡村,走进街巷里弄,中医药的覆盖范围和服务广度就有了根基和保障。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全面覆盖,让老百姓可以在“市—县—乡—村”任意一级医疗机构都能够进行中医诊疗,并且看完病直接回家,坐等中药的到来,中医药服务及时配送上门,减少百姓取药的等候时间和往返奔波,让老百姓“少排队”、“少等待”、“少跑路”,实现老百姓看中医“最多跑一次”,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中医智能医联体建设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一体化优势,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快速提升,解决基层老百姓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使中医药惠民成效得以彰显,老百姓的中医药服务获得感不断提升,让基层人民群众真正实惠的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