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的“镇村一体化”让村医干劲十足

2019/5/19 21:22:36来源:村医之家作者:严国进

“镇级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由2016年的22.7%上升到2018年的32.9%,村卫生室诊疗量占比由2016年的19.3%上升到2018年的24.4%,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这是陕西省汉阴县近日晒出的成绩单。

 

当前各地不少村卫生室镇村一体化流于形式,乡村医生年龄偏大、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待遇偏低的情况普遍存在,且形成了恶行循环,导致村卫生室人心涣散、诊疗量小、影响力低。

 

而汉阴县村卫生室之所以会看病的人多、诊疗量不断上升,根源在于真正实施“镇村一体化”,出台《汉阴县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五三二”管理模式,即实行镇村两级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的“五统一”,建立工资按月发放、工作绩效考核、完善养老保险的“三制度”,明确财务核算、法人地位的“两独立”。在村医人才队伍建设、村医薪酬制度改革、村医监管保障等方面充分发力,从而搞活了卫生室。

 

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是转变村卫生室隶属关系。明确村卫生室为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按镇卫生院科室进行管理。

 

一位村医发自内心说,最重要的是现在纳入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有养老保险,还有医疗事故责任险,不管干什么底气都增加了不少。

 

二是转变人员管理模式。通过严进退、强保障,明确村医为镇卫生院聘用职工,建立合同关系。

 

这样一来,村医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村医队伍逐步稳定,实现了“有压力、有保障、有责任、有干劲”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是转变工资待遇分配方式。核定村医工资标准,实行按月考核发放。以镇为单位统筹管理,预算村医工资总量,由按量计酬、季度发放变为绩效考核、按月发放,并核定村医工资标准适当向偏远村、小村倾斜,确保村医年工资收入不低于3万元。

 

统一为50岁以下的村医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县财政每年投入35.8万元,以奖代补每人每年2000元;为51~ 60岁的村医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0岁以上退养村医由镇卫生院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这样一来,村医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了,干劲大了,收入多了,保障足了,从而来彻底解决了村医后顾之忧问题。

 

四是转变监督协管方式。将门诊统筹报销的审核权由镇政府调整到镇卫生院,加大卫生监督协管力度,健全村卫生室监管体系,要求乡镇卫生院每月对下属的村卫生室进行考核并通报,对于存在问题的村卫生室,会对村医实行待岗处理,要求其进行整改学习,待县级验收合格之后,才能重新上岗。

 

这样一来,村医会规范执业,从而最大化减少医疗安全事故发生,避免医患纠纷,及时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融洽医患关系。

 

五是转变村医培养方式。每年安排村医培训专项资金,举办村医业务培训班,通过覆盖全县的远程诊疗系统组织不同形式的远程培训,实现在岗村医培训全覆盖;开展村医业务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在村医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注重解决村医后备人才短缺问题,按照“村来村去”原则,用3年时间免费定向培养120名后备村医。

 

这样一来,村医主动学习劲头大了,水平逐渐高了;有新鲜血液输入了,人员不再老化了,使僵死的机制变得活起来。

 

笔者认为,汉阴“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复制。各地应明确政府职责,强化顶层设计,把村卫生室作为“公益一类保障”,实施”公益二类管理”,真正把“镇村一体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来切实破解村卫生室“房屋诊疗设施础薄弱、用人激励机制不活、村医难稳难招、诊疗保健服务弱化”四大难题,从而来不断温暖村医,来提升村医专业素质和综合服务质量,来增强村卫生室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