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个代表着生命与神圣的职业与名词,一跃成为2018年中国网络阅读流量第一的健康热词。与之紧密关联的“好医生”“抢救”“奇迹”等关键词,也一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占据着媒体与自媒体的榜首,被前所未有、主动而理智地关注着。
这从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对健康中国新时代医生职业的高度认同;这让我们倍感欣慰:全国339万医师和90万乡村医生盼望已久的“尊医重卫”氛围,已经开始融入到全国13亿人民群众心里;这让沉默已久,无力甚至有些悲观失望的医者感觉到一缕春风。
为什么医生会在2018年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我想这离不开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全社会从上而下的多年努力。自2016年起,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三年对尊医重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为医务人员送去殷殷关怀和深深牵挂。在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医师节。首个中国医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8月19日首个中国医师节当天,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表彰了80位“中国医师奖”获奖医师,中央电视台到全社会的媒体都主动地加入到正面宣传的行列,让更多的人从关注一个节日到了解一个职业的光荣和辛苦,再到对这份职业的认可。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国家将健康中国从顶层设计定位为国家战略,媒体、百姓对于健康的需求让人们开始广泛思索、反思过往的对立与妖魔化,并在沟通、对话中去理解守护全国13亿人生命健康的医者,而非对立。
在过去的一年,《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正式发布,为从源头化解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和谐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28部门联合发文,惩戒严重危害医疗秩序行为,让暴力伤医、“医闹”寸步难行!此外,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切实解决基层医生待遇低下的问题。在医师队伍建设方面,我国住培工作已经实施4年,全国已经建立了859家住培基地,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基本形成。并由规模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型,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之路。
社会对医者的态度,是文明进步的缩影。患者、媒体对医者的认识,能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从质疑、反思走向理解,这是令人欣喜的开局。
然而,理性是建立在一定时代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和实践活动之上的。整个社会理解、尊重和关爱医生氛围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还没有办法盲目乐观医生社会地位的彻底改观,执业环境、生活待遇得到改善和解决,毕竟从坚冰到消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而尊医重卫是对长年累月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好的致敬。2019年,我们即将迎来建国70周年的历史盛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医师协会将在广大医师的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协会工作全局,深入践行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听医生说话、为医生说话、为医生解忧、促行业自律,不负全社会的认同和重托,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好路,为中华民族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贡献力量。
医者守护这份神圣,百姓尊重这份神圣,这是我们新年最大的愿望。
最后,衷心祝愿全国广大医师新年快乐、事业有成、阖家欢乐!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
《医师报》社总编辑
张雁灵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