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院长2018年的感悟

2018/12/31 19:28:17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作者:牛寿增

2018年,我们机构通过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提高服务能力,进行健康档案复核,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信息化建设等工作,门诊人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感觉工作进入一个瓶颈期。

 

也就是说,基层卫生工作从上级领导重视程度和老百姓接受度上没有明显改变。

 

说的直白一点儿,就是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干的挺高兴,挺有成就感,但是领导和老百姓感受度没有普遍提升,基层医务人员获得感或者价值没有体现出来。

如何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如何让领导更加关注基层卫生,如何把人才留在基层,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健康教育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中之重

 

年初,市总工会发文开展“健康教育进企事业单位”活动,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健康教育课题列成菜单式,直接发给各产业工会,各单位根据需求主动联系我们。

 

此次活动一年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50余场,受益人群3000余人次,既宣传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又传播了健康理念,而且受众接受度高,认可度高。

 

给我的感受是,职工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比预期高很多,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只是找不到获得的途径。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只有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提高了,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应该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不要仅仅局限在社区这个小圈子,听课的都是老面孔,讲课的都是老面孔,甚至需要发放礼品来吸引人,走出去,扩大覆盖面,效果和工作开展的才能更好。

 

市直100多个单位,和我们主动联系的只有30多个,参与率还是低,领导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家庭医生签约要真签、真实用、真履约

 

各地家庭医生签约开展的如火如荼,许多居民得到了健康服务,重点人群关注度高,履约情况好转。


但许多非重点人群存在被动签约的情况,各地在不能少于去年的指标下,一人代签全家签约情况较多,要不就是对于健康服务需求差,或者得不到真正的健康服务,这部分人群成了凑数。


而真正的签约是,居民需要,主动签约,乐意接受我们主动提供的签约服务内容,签约服务落到实处。

 

居民来主动签约,主动接受服务,双方互利互惠,互相尊重和需要,这样的签约才是居民和我们需要的。

 

家医签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是基础

 

2018年,我们社区开展了胎儿和心脏四维超声检查,艾灸和督灸,悬吊康复系统,口腔科根管机扩热牙胶填充技术和瓷贴面修复技术,化验室开设糖化血红蛋白,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合作,建设雾化吸入室,拓展基本药物满足临床需要,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提高,门诊人次增加了5万。

 

现阶段,居民的医疗第一需求还是治疗需求,能够给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是获得患者认可的基础,也是做好其它医疗工作的基础。

 

所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将是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和老百姓关注的重点。

 

档案复核和更新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工作

 

省里要求档案复核率100%,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想达到100%也不可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档案的真实性,发现了许多没管理起来的慢性病和老年人,对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是一个助力。

 

老问题是各项考核指标对于基层卫生人员成了一座大山,得天天揪着心,忙活一年有可能因为指标问题归零,一无所获,不受处分或处罚就算好的。

 

老年人实际只有7%左右,考核按照14%,老年人少,慢性病患者就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就少,也不达标,弄得工作人员到处找人凑数,没有医务人员的尊严。

 

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得不到很好的服务,不需要健康管理的人群上赶着给人家服务,本末倒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真正需要理顺的是,不要用那么多的指标压的基层工作人员喘不过气来,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开展工作,需要健康服务的主动来找我们,获得良好的服务;不需要的我们也不要上赶着去引起反感。

 

健康管理用指标去衡量本身就不科学,效果也差。

 

信息化建设助力医疗和公卫

 

全市人口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了一年多,现在取号、缴费、His系统和公卫系统运转正常,Lis和Pacas系统正在调试,远程会诊系统正在安装,健康东营App也在试用阶段,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互联网+健康管理”是发展趋势,对于医疗和保健工作是很大促进,有些问题通过网络就可以解决,有些问题可以通过预约节约时间和精力。

 

希望全市和全省的信息化建设步入稳定,尽快完善相关功能,方便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或居民使用。

下一步,基层卫生机构应该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解决患者的医疗需求。

 

健康管理个性化,需要的提供良好的健康服务,不需要的就不要上赶着去送,保护好基层医务人员的尊严和积极性。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和价值体现,留住人才,是基层卫生长久健康发展的根本。

 

探索能够真正体现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效果的流调或课题,探索能够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发展的绩效考核机制,不要拿着指标走形式。


最终的目的是把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健康、扎实地做下去,把她做成真正的民生工程,让领导满意,居民受益,基层医务工作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