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村医上央视了,全卫计系统都在号召向他学习

2018/11/25 20:05:42来源:基层医师公社综合整理

 一名村医的先进事迹上央视了,在全国卫计系统掀起了一阵向他学习的高潮!

中央组织部、中央广电总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3》专题节目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通过再现先进代表的典型事迹,号召所有党员干部向先进代表学习,这些榜样力量种就包括咱们身边的优秀典型——乡村医生贺星龙



坚守18年,源于对乡亲们的一个承诺


18年,贺星龙的行医范围从一个村发展到28个村,4600人,出诊次数17万次;


18年,他背烂了12个行医包,骑坏了7辆摩托;


18年的坚守,源于他对乡亲们的一个诺言……


16岁那年,贺星龙考取了当地的运城卫校,因为无力交付3000多元的学费,行医梦面临破灭,在全家人都准备放弃的时候,村医父老乡亲来了,“咱孩考上卫校了,咱们大家一起供吧”,乡亲们好不容易攒了一堆零钱,把全村的希望寄托在贺星龙身上,“星龙咱村没有医生,学好了回来呀”。


这承载了全村人祝福和希望的3025元钱,让贺星龙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医,回来给村里人看病。


就这样,以优异成绩毕业的贺星龙带着他的承诺回到了这片土生土长的家乡,成了十里八乡唯一的一名乡村医生。一位普通却不平凡的村医用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父老乡亲们的承诺,为他们送去了健康、送达了温暖。


24小时随叫随到,从不收出诊费的摩托车村医


为方便群众就医,贺星龙24小时随叫随到,不收一分钱出诊费。


和大部分农村目前情况相似,贺星龙所在的村里留下来的也都是些老人孩子,还有些卧床不起的患者以及无人照顾的五保户,这些人生病,通常自己无法来卫生室看病,只能靠医生上门。


当地现实情况是沟壑纵横,村落分散,上门出诊的决定方便了他人,辛苦了自己。一副扁担两条腿的原始装备开启了贺星龙为百姓送医送药的艰辛之路。之后,贺星龙用贷款买来的第一辆摩托车,继续为乡亲们健康保驾护航。加速行驶在黄土地上的摩托车,传递着生命的希望。


“我一听到摩托车声音,立马觉得我这个病有救了”

“前几天,我高烧,夜晚天黑12点,星龙骑摩托车马上就来了”

“只要能把病人治好,他付出他一切代价都没问题”


乡亲们对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乡村医生,他们的儿子——贺星龙的评价朴实而有力,这也让贺星龙为自己制定了十几年都不变的标准——不收出诊费,药品和治疗只收成本。


到后来,这个标准干脆变成了,五保户、特困户一律不收费,其他人有则给,没有先赊,等有了再给。而正是这样的标准,让贺星龙一家入不敷出,自己穷的叮当响。即便如此,看到经济条件不好的村民来买药,贺星龙都是免费给药,还说,收了他们的钱,晚上睡不着觉。


20多个记账本,多则数百少则2块3块,赊账的本子密密麻麻记满了。这些赊账的村民并不是有意拖欠,而是实在没法还了。到后来,贺星龙索性找出这些账本,一把火全烧了。18年的坚守,让这名扎根基层的80后村医不但没挣钱反而垫付了10万元的医药费。


尽管挣不到钱,但因为有黄河边上4600多名老百姓的信任和依赖,贺星龙体会到了乡村医生这份职业对于自己的价值所在,“能为乡亲们服务,我感觉到我还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贺星龙是全国村医的骄傲,也是千千万万好村医的缩影!


贺星龙的优秀事迹通过《榜样3》的报道,让全国观众看到了乡村医生扎根基层的不易,更是让广大群众理解了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艰辛与付出。贺星龙是全国乡村医生的模范典型,同时他的事迹也是140万村医同胞们先进事迹的缩影,正是有像贺星龙这样的好村医才有了全国农村医疗事业长足有效的发展。


贺星龙的处境或许在基本并非个例,但他在艰苦环境中还能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忘我精神却是极为罕见以及值得所有基层同胞致敬和学习的。


贺星龙作为一个行业、一个时代的楷模,既是乡村医生的骄傲,也是所有基层医生乃至卫计系统的学习榜样。贺星龙的先进事件告诉我们,“在哪里当医生并不主要,最主要的看哪里最缺医生”,在医疗资源最稀缺的地方,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十几年如一日地为百姓做实事、办好事是一个党员的职责所在,也是一名基层医生的初心所在。


我们所有乡村医生、基层医生都应该为贺星龙竖起大拇指,向他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行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