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网底就要织牢、织密、织厚、织好,真正把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为深化医改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
可以这么说,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相关部门必须齐抓共管,共同努力,人大常委会必须强化监督支持。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要重抓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着力夯实“网底”基础。 各地政府要组织卫生、财政等部门对辖区所有村卫生室房屋布局、设施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好初始台账。 然后对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要求,疏理出哪些村卫生室需要重建、哪些需要改造扩建。 村卫生室哪些仍然是仅依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老三件”看病的?哪些基础诊疗、急救设施设备欠缺?哪些血压计已失灵、未定期校正?哪些没有中医药诊疗器械,需要补充、增添、校正。 在此基础上,务必排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时间表、行动计划,并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对外公示。 另外,硬性规定,每个乡镇均必须推荐申报、创建成一定比例、一定数量的省级示范村卫生室。 二是要重抓村医培养培训,加强队伍建设。 在调查摸底各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数量、乡村医生年龄的基础上,排出各村卫生室每年乡村医生需求量,每年均要开展一定数额的农村医学生订单定向免费培养。 鼓励各地实施“村医培养计划”,来充实村医队伍,并加强村卫生室,尤其是中心村卫生室骨干人才培养,省财政不妨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专项补助,来强化激励措施。 要分区域推进乡村医生实践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组织辖区内村医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同时定期全面开展村医业务轮训,县卫生行政部门要按计划组织村医到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务实进修,组织村医参加常见病、急救知识培训。 三是要重抓村卫生室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各地要针对性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村卫生室星级评定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落实村卫生室工作责任,强化督查指导。 积极开展村卫生室星级评定工作,各乡镇均要有不同星级的村卫生室,让他们“比、学、赶、帮“”,有标杆对照。 同时要积极推进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分类实施村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注重个性化签约,让村民也能享受家庭医生优质服务。 四是要重抓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投入保障,着力激发运行活力。 各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明确各级财政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村医待遇等方面的补助责任,各地均要按照每个村卫生室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落实村卫生室日常运行补助经费,免费建立村卫生室医疗责任险,逐年提高新、老村医工资补助水平,妥善解决好新老村医的医疗、养老保障问题,确保村医“零”上访。 另外,每年要定期开展乡村医生满意度调查、反馈,让乡村医生畅所欲言,然后收集、整理、反馈,告诉乡村医生哪些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哪些问题可以限期解决,哪些工作可以改进完善,要给乡村医生一个说法,不能不闻不问。 可以说,能否抓好村卫生室建设和发展,是考验一个地方农村建设与规划是否完善的标准,是检验当地农村医疗健康水平的试金石,也是真正体现对老百姓惠民、利民政策是否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所以各地方政府必须重视起来,把这村室、村医的工作当做重点任务来抓。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