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被签约”,村医活难做

2018/8/23 18:48:37来源:村医之家作者:杏林

新医改进行到今天,眼下,可以说最让人纠结的,莫过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了。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递进,上级医改专家提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有偿服务模式,想要将之前的“被动就医模式”改为“共同参与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家医签约的出发点来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初衷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家医签约服务自实施以来,很多居民不愿意为之买单,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签约率,甚至弄虚作假,出现了居民“被签约”的尴尬局面。

 

这无疑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了重重阻力。居民的不配合,签约率的低迷,让村医们感觉束手无策。


为何国家让利百姓的事情,百姓却并不买账?

 

这就需要我们细细剖析一下了,捋清造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名村医,也是一名全科医生,笔者肩负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具体任务。


笔者认为,造成签约率低下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签约居民经济条件差、健康意识薄弱,一来无力支付有偿签约,二来对于家医签约的认识度不高,这也是造成居民抵触有偿签约主要的原因所在。

 

第二,签而不约,这也是让签约居民担心的另一方面原因。

 

根据笔者以往的经验,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着签而不约的现象,村医们往往是追求签约率,把家医签约看成是“一锤子买卖”,认为完成签约便已万事大吉,从而不再提供对等的服务。

 

此外,家医签约服务无法达到居民预期,居民常常感到签与不签“没多大区别”,难以享受绿色转诊、长处方等家医签约带来的“特殊”优惠。

 

这无疑会给签约居民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和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不愿意签约的结果。

 

第三,账目不清,去向不明。“钱都不知道花哪了?”常常是签约居民的另一重担心,居民们不了解自己的家医签约服务费都用在了哪些地方,一年的签约服务项目“稀里糊涂”的就履约结束 了,这也会直接导致居民拒绝再次签约。



总之,以上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当然,导致签约居民不愿意买单的原因还有很多,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搞好这项工作,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拿笔者所在的乡镇卫生院来说,因为家医签约的推广难度大,只能先选择几个比较好开展的村子,进行尝试。


要想将家医签约工作做细做实,还需要细水长流,慢慢下功夫。

 

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做好家医签约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家医签约的知晓率、透明度,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达到理想的签约率。

 

而且,在服务上,各位同仁也一定要认真对待,让签约居民切实感受到签约的好处所在,从而心甘情愿,甚至主动要求签约,如此才能够各取所需,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