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钟南山院士解读中国呼吸诊疗领域的发展之路

2018/8/13 13:40:19来源:呼吸界

导读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做客新华网「聚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系列访谈,畅谈40年来,中国呼吸疾病防控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早诊早治对防治慢阻肺产生突破性意义,要像测量血压一样测量肺功能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呼吸领域治疗药物少,对国际先进的治疗手段也欠缺认识。」谈及过去中国呼吸疾病领域的诊疗水平,钟南山这样介绍,然而现在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发展,我们对呼吸疾病的防治意识大大提高,特别是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等方面,如率先开展慢阻肺社区筛查,这种「早诊早治」对防治慢阻肺产生了突破性的意义。2015年,世界健康基金会携手阿斯利康药厂等机构成立「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和益处。此外,我国在支气管哮喘诊治领域也取得巨大突破。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简称「健研院」)与全球多家知名研究所共同组织的针对早期哮喘患者的多中心干预研究,与阿斯利康药厂合作,采用按需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早期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这个结果也在今年的5月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相信也会成为哮喘早诊早治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呼吸疾病领域的发展进程,钟南山说,「像阿斯利康这样的跨国药企对我国医疗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帮助把很多有益的创新药物和疗法引入国内,还做了很多公益活动。」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我国有约3000万哮喘患者,约1亿慢阻肺患者,近年多种对患者有益的药物和疗法引入国内


我国目前有约3000万哮喘患者,约一亿慢阻肺患者。近年来用于治疗慢性气道疾病的创新药物和疗法不断涌现,很多跨国公司,比如阿斯利康把吸入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雾化治疗等很多对患者有益的创新药物和疗法引入国内,其中,雾化治疗备受关注。


钟南山强调,对于两类病人建议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一是儿童患者,长期使用口服的皮质激素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在这种情况下,雾化吸入治疗是最安全有效的手段;二是同时患有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人,不适合在呼吸疾病急性发作时接受口服或静脉注射激素治疗。目前,在众多医疗机构、阿斯利康公司等多方推动下,雾化吸入疗法正在我国逐渐推广普及。儿童雾化中心已在全国开花落地,并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已建成超过350家。由儿童雾化中心所引领的一站式智能雾化以及全病程跟踪管理方案正不断惠及越来越多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做好全病程管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仍迫在眉睫  


钟南山表示,随着新一轮医改的推进,我国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但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有待加强,提高基层医生临床水平及慢病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仍然迫在眉睫,未来我们不仅需要覆盖广泛的全民医保体系作为保障,如何筑强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不少病人习惯于只在病情发作时到医院治疗,但如果平时能够进行预防性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就不会急性发作。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做好全病程管理。」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钟南山说:「如果把我国的医疗系统看成『金字塔』结构,塔尖是高水平的大型公立医院,塔底是覆盖广泛的全民医保体系,塔体就是为基层医疗体系提供支持的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在,这个塔体还不够大、不够强,筑牢做强塔体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