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村医看病用的房子,有一部分是自家的,有一部分是租用村民或集体的,大多面积不足,空间狭小,显得破旧且拥挤,每年支付房东一定的租金。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的改善,村卫生室就显得有些落伍了,群众对村卫生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级部门也要求村卫生室五室(诊断室、处置室、留观室、药房、计生服务室)分开,面积更是不够用了,村级卫生室建设迫在眉睫。
几年前,M乡卫生院院长在一次月例会上发布了一个利好消息:国家将拿出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卫生室建设,地基由村里提供,房屋由村委会来建,资金由政府和村委会各承担一部分,面积不小于60平米,每个村都要开展这项工作。
这给村医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职业远景,村医们听后很是高兴了一阵子,仿佛马上就要告別那低矮狭窄的小诊所,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卫生室,在里面为村民看病、取药、服务等,想着心里都挺美的。
如今几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妨走进M镇看看村委会的贯彻落实情况。
有两个村的村干部高度重视,认识也到位,他们在村中央为卫生室划了地基,按照上级提供的设计图纸为卫生室盖了新房,还完成了吊顶、刮仿瓷、上电、安装卫生所标识牌等一系列工作,而且没有给村医要一分钱,完工后及时交付村医使用,村医几乎没花钱就入住了。
卫生院也给卫生室配备中药柜、煎药壶、诊断床、健康一体机、电脑、宣传栏等物品,村医老王高兴地说:“国家的这项强基层政策真好,村干部落实得也好,我赶上了好时代,碰到了好干部,如今在卫生室看病治疗,感觉自己高大上了许多”。
村民也反映现在的卫生室条件“比以前强多了”,到此治疗心情也舒服了很多。
全乡共十九家卫生室,新建9家,改扩建10家,10家改扩建后的村卫生室面积扩大了,显得宽敞了很多,外观也改善了很多。
有些村是在撤销了的原小学校园里划出几间房进行了改建,宽敞倒是宽敞,但原来的小学建在村边,远离村子中央,村民觉得到那里看病买药不方便,也不习惯,再加上好几年没有人打理,杂草从生,垃圾满地,显得有些荒凉。
还有一个村负责人对村医说,上面拨的钱不够用,村里也没有钱,要求村医垫支不足部分,村医不愿意。
这位村负责人对村医说:“你不掏一分钱,村里凭什么把卫生所盖好后交付你使用?难道我不能让XX(村里的一名个体医生)来干?”
据不完全了解,全乡有约四分之一的村医不同程度地支付了费用。部分村委会干部认为村医给村民看病,并收取费用,是“自己做生意”,现在却要村委会搞卫生室建设,显得不情不愿。
一部分村民也认为村医每年都可以赚到一笔不菲的资金,不了解村医的艰辛,也不了解村医的重要性,村医的苦唯有村医知。
村医们想说,我们现在承担着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转诊服务,慢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管理、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都是为了服务大众,为的是让辖区居民不得病、迟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
村卫生室不再是私人诊所,村医也不是个体户,每天忙碌的都是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为什么建村卫生室的钱要村医来掏呢?
村医的工作性质虽然早就发生了变化,可村里大部分人对村医的印象还停留在多年以前,认为村医忙碌的一切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好处都会进村医腰包。
想尽快消除这种误解,必须加大村医职能和重要性的宣传,让村民、村干知道“村医是村民的健康守护者”,让村医的工作得到村委会和村民的更多支持,也有利于基层卫生事业的推进。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