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所有村医同仁来说,发热是再也普通不过的症状了。然而就在前几天,我接诊了一例发热患者,如果不是及时果断转诊,就有可能酿成“千古恨”。
时间是在2018年2月6日的下午,一位4岁小儿在家长的带领下过来就诊。家长代诉,2月3日的时候,一家人从新疆赶回来过年,2月5日患儿突然发热并出现下腹部疼痛伴呕吐。
村卫生室的医生认为是水土不适,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和发热,给予患儿如下处理:
退热贴外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丁桂儿体贴贴敷肚脐等。
2月6日,患者高热不退、腹痛加剧,逐前来就诊。我对患儿进行检查,T 38.6℃,P 104次/分,R 19次/分,BP 未测量,无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扁桃体的相关症状。
但患儿在我检查的过程之中,出现弯腰驼背,并身体倾向右侧,拒绝按压。
家长告诉我说,患儿平素体健,发病两日来滴水未进,目前的主要症状就是弥漫性的下腹部疼痛和发热,要求我给其输液治疗。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小儿的症状表现,拟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发炎。为了明确诊断,建议家长将小儿带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患儿在我的护送下,来到我们的医联体医院,接诊医生根据小儿弯腰驼背,身体偏向一侧并拒绝按压的典型表现,高度怀疑阑尾炎。最终,通过血象和B超,确诊为小儿急性阑尾炎,逐收住入院。
直到这时,我才长出一口气,不断庆幸当初做出的果断选择。在后来与这位医生交流的过程之中,他告诉我说,你的做法很正确,怀疑肠系膜淋巴结炎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种病疼痛的程度相对较缓,不至于让小孩弯腰驼背、拒绝按压。
在这个病例中,小孩身体偏向一侧并拒绝按压的细节,就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如果这样的细节没有引起基层医生的足够重视,而当一般的炎症盲目治疗,那么,延误了治疗时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小儿急性阑尾炎到底是什么情况?带着这些疑问,笔者查阅相关治疗之后发现,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的急腹症之一,5岁以上小儿多见。
发病率虽较成人低,但病势较成人严重,短时间内即发生穿孔、坏死、弥漫性腹膜炎,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故应加以重视。
而且这种情况常常是患儿的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如果医生的经验不够丰富,洞察力不够敏锐,加上检查设备不全面,误诊误治甚至盲目治疗的情况也是难免。
在这里,笔者建议所有村医同仁,快过年了,大家在基本医疗服务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忙中出错。
对于自己不能明确诊断的任何疾病,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处置,必要时转上级医院明确诊断之后再做治疗,切忌盲目用药,以防误诊误治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后果。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