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突然发现一位北京某三甲医院做骨科医生的朋友将微信名字改了——“上班不上微信”,不禁让我想起另一位令人尊敬的医者——北京大学某附属医院的急诊科主任。
那次,我们一起在外开会,我无意中发现,这位急诊科老主任居然使用了一个诺基亚的老人机。“主任,你应该换个手机了,现在都得用智能大屏手机……”我半开玩笑地说。没想到,老主任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你忘了我是急诊医生,我怎么能用那种手机?我就看不惯有些年轻医生,明明在急诊工作,人家父亲头破血流地进了急诊,他还能插空儿翻出手机在朋友圈里刷屏点赞……”话音刚落,我肃然起敬。 我曾经告诉我的学生,美国医学界有句谚语——你永远不要祈求输进血管的液体再流回来。医生的工作和其他职业比较,其最重要的特质就是“不可试错性”。 前不久看美国电影《萨利机长》,这位机长虽然年事已高,临近退休,但他还坚持每天跑步锻炼身体,精神矍铄。他说,掌握着这么多人的性命,就必须有最佳的状态,也许空难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我必须随时做好准备。我想,这就叫“专业”。 日本寿司之父在耋耄之年却有一双婴儿手,因为他连睡觉都带着手套,以保证自己的手像婴儿一样细嫩,方便握寿司时准确判断力量和米粒的质量。我想,这就叫“专业”。 我们经常会抱怨社会有问题,体制有问题,别人有问题,但是我们很少自己“照照镜子、洗洗澡”。孔子云:“吾预仁,斯仁至亦。”实际上,抱怨和责备都不如首先改变自己。如果我们医务人员能加入这位骨科医生朋友的队伍,将微信名字改为“上班不上微信”,我相信我们不仅会时时提醒自己工作的严肃性、“不可试错性”,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在民众面前树立更加“专业”、值得尊敬的形象。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