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生,太不痛快了!

2017/9/20 10:14:48来源:基层医师公社作者:呼延雨

基层医生作为三级医疗体系的网底,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基层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行与否。然而,不管是在与基层医生们的交谈互动中,还是在基层医生的QQ群、微信群、朋友圈里,基层医生们大多数充满了抱怨、无奈,总之各种负面情绪比较多见。

为什么,基层医生们这么不开心?

在与他们的深入交流中得出了几点看法,也许这是他们不开心的主要原因吧!

职业荣誉感已经荡然无存

基层医生们说,几十年前,在基层从事医疗行业是一项受人尊敬的工作。上至国家最高领导人、下到普通老百姓都非常认同基层医生的辛勤付出。

早年,不少地区的农民把基层医生称之为“先生”。在所有职业中,只有老师和医生被农民们尊之为“先生”。通过这个称呼你就可以发现,基层医生在底层百姓眼中的地位。基层医生们为了不愧于这个称呼,扎根基层、努力工作、甘于奉献。虽然条件艰苦、收入微博,但是职业的荣誉感、使命感,让基层医生们艰苦并快乐着服务基层老百姓。

今天,基层医生们的工作条件好像好多了、收入也增加了些(而不少地方的基层医生收入并不高)。但是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却荡然无存。

以前从医是为了广大农民的健康事业而努力,现在仅仅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职业荣誉感的缺失,导致基层医生在思想上混乱。有的以挣钱为第一要务、有的得过且过混日子、有的牢骚满腹、有的断然离开这个行业,虽然依然有不少人在坚守,但是牢骚不少!

如要重振基层,必须重塑基层医生的职业荣誉。否则,基层会逐渐沉沦!

职业成就感越来越淡薄

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基层医生凭着一根针、几把草药为老百姓解决了不少疾病的困扰。他们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看着乡亲们小病小痛在自己手里得到解决,基层医生们很有职业成就感。

现在,老百姓不太认同基层医生们的业务能力。不少人说乡下小医生有什么用处?要吃的好药没有、要做的检查化验又不能做、有事情还是要去大医院!连基层医生自己也觉得业务能力退化。

尤其是在近些年,医学理论更新很快、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医疗设备日益先进。在这种局面下,基层与县市级医院的业务能力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差距!别说做手术、应对危急重病人,就连好些药品基层都不能配备。

能看的病人都流失到大医院去了,基层也只能为慢性病配配药,为外伤病人换换药。基层医生的职业成就感越来越淡薄,不少基层医生自嘲说:自己就是一个配药医生!然而就是药品也相对局限,反而还不如药店卖药的!

执业环境越来越恶劣

目前,各种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医者执业环境恶化明显。在整个国家的医疗环境不佳的现状下,基层医生也深受其害。

几十年前,基层医生们与乡里乡亲有着和谐的医患关系。现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基层医患关系也大不如昔了!病人稍微有点不如意就投诉;只要有一点小纠纷就要求赔钱;至于出现大的医疗事故和纠纷,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赔款让基层医生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纠纷事故给基层医生精神创伤是很难想象的!在这种情形下,基层医生怎么会开心呢?

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

在基层从事医疗工作,不仅仅是荣誉感丧失、成就感的淡薄和执业环境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基层医生们的职业倦怠感非常强烈。

一方面医疗业务能力的下降导致的失落感明显。原来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与大医院有差距,但是很多疾病在基层能够处置。现在由于医疗技术与大医院的差距越拉越大,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萎缩明显。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的下降带来的职业倦怠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工作范畴的扩大导致不适应。基层医生的工作范畴原来以基本医疗为主,现在则是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而公共卫生工作非常繁琐,各种报表、各种数据、各种随访、各种健康教育活动,更别说上级的检查、考核、督导、指导了。对于非公共卫生专业出生的基层医生来讲是疲于应付,身心俱疲!至于各种临时性的工作、社会性事务也非常多,这也让基层医生们忙的焦头烂额。

凡此种种,基层医生们的职业倦怠感越来强。这种情形下,基层医生们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基层医生们不开心,工作要想做好很难。怎么办?有关部门要关注,要有所行动:设置长期工作在基层的医生们的荣誉称号;改善基层医生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收入;明确基层医生们的工作范畴、工作量,不要无休止地增加他们的工作。

当然,基层医生也要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只有基层医生们能够安心基层、满意工作状态,他们才会开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