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都签约家庭医生 人手一份健康档案

2017/9/20 9:41:54来源:江淮晨报

晨报讯  在A医院门诊看病、拍片,带去B医院不被认可,又被要求再拍一张。针对这一情况,我省将建立健全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日前,《安徽省“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发布,到2020年,我省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  

县乡医院试点按病种付费“同病同价”  

按照改革规划,我省将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2018年实现所有县(市、农业区)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提高运行效率、服务效率、管理效率。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慢性病防控任务交给医共体管理,实现医防同向激励,充分发挥县乡医疗资源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的作用。  

开展县乡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同病同价”试点,倒逼县级医院将乡镇卫生院能够诊治的病种、康复期病人向下转诊。  

另外,我省将建立健全异地转诊的政策措施,推动异地就医结算与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联体建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衔接协调。到2020年,建立医保基金调剂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医保省级统筹,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稳定在75%左右。  

推进同级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未来,我省将促进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之间的衔接。大力推进面向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大医院对二级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脑电诊断、远程培训等支持,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推进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学检验机构、病理诊断机构、医学影像检查机构、消毒供应机构和血液净化机构,鼓励公立医院面向区域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值得关注的是,我省将建立健全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每个家庭都将拥有1名签约医生  

我省还将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推进全面健康管理的突破口。到2020年,每个家庭拥有1名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  

以医保支付、竞争激励、协作联动、用药衔接、队伍建设、信息支撑等六项内容为重点,采取“家庭签约、分类管理、层级服务”方式,由签约团队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以及引导分诊等服务,引导居民有序就医、合理分诊。完善运行机制,将签约对象服务纳入医保门诊统筹管理,实行按人头付费,将门诊统筹资金预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筹管理使用,引导居民在基层首诊。探索建立有序竞争机制,居民在一定区域内可自主选择服务团队签约。创新经费拨付方式,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门诊统筹资金与签约服务对象数量和服务质量挂钩。继续完善基本药物政策,保证下转病人在上级医院使用的部分非基本药物能够在基层继续使用。对签约慢性病患者实行长期处方政策。建立以签约服务数量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等为核心的评价考核体系,定期考核并向社会公开。2017年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争取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