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非抢救情况下拒绝执行口头医嘱,可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然有护士因种种原因在非抢救情况下执行口头医嘱,为此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后果。 案例介绍 患者憋喘入院,医生查体后口头告诉值班护士给患者输入5%葡萄糖加入喘定静脉点滴,护士执行。后来患者猛然想起自己有糖尿病没和医生说,当发现自己输入的是葡萄糖时,患者家属不干了,说输入葡萄糖加重了病情。此时医生反悔,不承认口头医嘱是他下的,护士背黑锅。患者告到医院,护士受处罚。 何谓口头医嘱? 口头医嘱为非书面记载或需要后记载的医嘱,因为缺少必要的载体,易于产生纠纷和推卸责任,因此对于口头医嘱的适用具有严格的规定,即必须是在抢救情况下或手术中方可使用,一般情况下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医嘱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还对执行口头医嘱有明确的操作指引,如《抢救工作制度》第六条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第六条是这样写的:“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药瓶,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明确地告诉护士,非抢救情况不能执行口头医嘱。 口头医嘱缘何如此多? 医生不下口头医嘱,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医生明白,护士也懂,为什么临床工作中经常出现 口头医嘱呢? 原因有三: 1、医生、护士职业风险意识淡薄。 2、医生夜班懒惰,不愿起床下达医嘱,听从护士的汇报后下达口头医嘱。 3、患者急症入院,为及时治疗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如本文案例。 护士执行口头医嘱的原因: 1、下口头医嘱的医生年长或是比较有威严,护士面对口头医嘱,不能拒绝也不敢拒绝。 2、中班或夜班医生休息,医生懒惰不愿意起床查看病人,护士不好意思叫醒医生,医生听从护士汇报下达口头医嘱,护士为维持良好医护关系而执行口头医嘱。 如何应对口头医嘱 1、护士长定期对护士进行六项核心制度及相关案例的学习,培养护士慎独精神,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控制口头医嘱的适用范围。 2、科主任护士长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对于下口头医嘱的医生、执行口头医嘱的护士除给予晨会点名批评外,还要给予一定的绩效处罚。 3、科主任加强对医生的思想教育,值夜班勿懒惰,病人有情况第一时间到床边看病人,杜绝值班室听从护士汇报盲目下达口头医嘱。 4、护理部召开护士长会议,要求护士长传达到每位护士,严格按规章办事,任何人非抢救情况下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坚决拒绝执行口头医嘱。 5、对于新入院患者,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可以叫上另一名护士共同确认后再执行。 杜绝执行口头医嘱,这三个案例值得借鉴 案例一 夜班,患者发热,测量体温39度,护士晓辉立即通知值班李医生,李医生懒于起床,口头医嘱:安痛定2毫升肌注。晓辉请李医生起来录医嘱,李医生不肯,说明早一定补医嘱,晓辉不同意,吸好安痛定来到医生值班室门前:“李医生,药物已经吸好了,请你马上下医嘱,否则的话我不会去打针的。”李医生无奈,起床录入医嘱,晓辉执行。 案例二 陈医生和丹丹护士私交不错,这天两人搭班,来了一位急性胃肠炎的患者,陈医生查体,口头医嘱:胃复安10mg肌注,丹丹吸好药物,来到陈医生跟前,希望他下达医嘱。陈医生笑了:咱俩关系这么好,就帮我这个忙,一会儿我一定补医嘱。丹丹也笑了:私交归私交,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况且护士长一再强调,非抢救情况拒绝执行口头医嘱,对不起哦。陈医生看了看丹丹,无可奈何地下达书面医嘱,丹丹执行。 案例三 肺心病患者憋喘加重,小钰护士喊王医生去看病人,王医生从值班室里发话:要小钰给患者强力痰灵0.5口服,告诉小钰明早补医嘱。小钰不同意,请王医生起来查看病人,王医生再也不吭声了。小钰正发愁,患者的儿子又来了,小钰领着患者的儿子来到医生值班室门前,再次请求王医生起床查看病人后下达医嘱,患者儿子也要王医生给他父亲看看,王医生听到患者儿子的声音,马上起床来到患者床前查看,下达医嘱:强利痰灵2片口服。小钰给患者将药服下。 以上三个案例中,护士们的做法值得学习,非抢救情况不执行口头医嘱,即是保护患者也是保护自己。 遵守医疗规范,减少口头医嘱,不仅仅是控制个人风险,最主要的是可以更好的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医生,请你不要下达口头医嘱,假如下了口头医嘱要敢作敢当,不让护士背黑锅,更请你严格操作规程,规范下达医嘱。让我们医护共同努力,拒绝口头医嘱,防范个人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减少纠纷隐患。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