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 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7/5/24 11:49:02来源:村医导刊作者:叶龙杰


        随着医改深化,尤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群体增多,原有医疗模式在应对由此带来的医疗需求井喷时倍感吃力,亟待寻求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满足居民健康需求的同时,释放医疗服务体系面临的压力,特别是给分级诊疗提供可行的运转支撑点。


微信图片_20170524114604.jpg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由此应运而生。与欧美国家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制度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的家庭医生制度是在我国国情基础上,借鉴欧美经验的同时,探索的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路径。


        这种特点首先体现在签约对象首先覆盖老年人、慢病群体等重点人群,而后向普通人群拓展;其次表现为家庭医生延续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强调医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再次就是制度的广覆盖,居民可以免费或者支付较少的费用即可实现签约。


微信图片_20170524114626.jpg


        通过签约,这项制度力求完成基层人才队伍质量的提升,培养出一批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家庭医生,同时引入法治的契约理念并通过更贴近居民的方式,推动分级诊疗,从而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更合理的分工。


        不过,真正的改革难免会遭遇矛盾和问题。在制度推行过程中,有关人才培养、队伍组建、分配机制、服务内容等操作层面的问题也一一浮现出来。比如,有的地方因为公众对这项制度的认识度、知晓度都较低,由此导致签约推广困难;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签约后居民对签约服务利用率偏低、家庭医生团队没有如协议书内容兑现服务等问题。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既关系老百姓从家庭医生制度中的受益,更是这项制度能够立足的关键。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过程中,既要有历史的责任感,更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以问题为导向,持之以恒加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