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它也许是解决村医入编的突破与撒手锏!

2017/5/19 11:06:49来源:乡村白大褂作者:孟庆远

可以说,只要入编,村医期盼已久的社保、待遇以及职业风险就能解决,但多年来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解决。而笔者认为,关键是村医及其职能仅限于公卫、保健等,形式大于内容,政府对此缺乏重大的战略部署,民众也没有明确的获得感,对社会及民众没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所以,尽管140万村医多年呼声不断、叫苦连天,但入编就一直未能解决,村医们开始出现不满甚至有愤怒感情,极大影响并阻碍着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及发展。

 

那么,村医真的就没有什么秘笈、诀窍来请求政府解决入编、明确身份以此提高待遇、解决社保养老并给职业风险带来保障么?

 

可能会有人说,罢诊,游行,信访!于是便出现广西村医集体停诊及大量的网络媒体为村医“叫苦喊冤”之风及现象。

 

笔者对此不予否认,但也不能不说此乃无奈之举,这样做,未必能从让政府有恻隐之心来解决入编问题,因为,这并非上策及妙计!

 

于是会有人直言,什么才会倒逼政府的入编政策出台?笔者认为,要从目前政府重大决策及实施落实与村医的不可或缺做起,或者说,政府在万般无奈之中使用村医,考虑村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那就会考虑村医的入编问题。

 

这就是事关国计民生大事的家庭签约服务全覆盖!

 

先来看看家庭签约服务出现背景、功能及不可缺性。众所周知,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实现中国梦理想,习总书记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英明决断,于是卫生行业的职能任务及职责由过去的医疗治病转为走出医院,预防为主,重新回到40多年前“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医疗卫生管理及运作中,多少年来卫生行业自己举办的年度医疗卫生工作会议忽地改为国家主要重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随之我国医改也出现大的措施改革,比如医联体、分级诊疗、家庭签约服务等,而家庭签约服务可以说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科学的战术计策。这与我国医改目的有直接链接,通过实施家庭签约服务,以签约形式给基层广大百姓家庭尤其是重点人群提供必须且有一定先进专业水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截留大量的一般疾病病人,让大医院专家将主要精力用到医疗科学的研发中,以此在解决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极大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发展。家庭签约服务,又是医联体基层网底不可或缺的功能项目与内容,离开家庭签约,医联体在基层就没了存在价值,医改的核心措施及惟一保障——分级诊疗将无法进行!

 

好,机遇来啦!那就是村医在基层农村家庭签约服务中的重要性与不可缺性,将是村医申请要求入编无可厚非的条件及理由!

 

这有国家有关政策及现实的实际需要作证:

 

2016年《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签约服务2017年扩大到85%以上城市,农村覆盖率要达30%,重点人群覆盖率达60%以上,2020年全覆盖。时间紧,任务重。

 

为力保这一目标实现,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基层家庭签约服务资质人员,在高等院校增设全科医师专业,制定出台定向培养计划与制度,进行转岗培训等,但不管是“5+3”还是“3+2”,还是转岗“走过场”培训,均难以在2020年解决农村大量家庭签约医生匮乏问题;

 

于是政府就又修订《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允许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办医、支持设立中医诊所等,并在医保支付上给予支持。但专家多点执业数量有限,年轻人卫专业进步不愿下乡,另外风险相对增加,因此靠这些人在农村签约服务不现实。

 

况且目前基层全科医生千人比很低。2016年底,我国执业(助理)医师318.8万人,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医生仅为7.8万人,占比仅为2.45%,与计划设想2020年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差距很大。2010——2014全国增加执业(助理)医生32.3万人,而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增加了4.1万人。截至2016年7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中民营医院15470个,占比约55%,而总就诊量只占全国总就诊量的17%,河南省原阳县60万人口740个村室860名村医,但全县全科医师只有247人,根本不能完成签约覆盖指标。可以说全凭全科医生、全靠民营医疗生不能完成家庭签约服务计划。

 

怎么办?于是有睿智专家提出,村医的培训及签约是完成家庭签约目标的重要依靠。而现实正是如此,只要对目前村医培训合格,村医数量符合家庭签约实际需要。

 

为此,5月4日《关于做实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在不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可遴选符合服务能力要求的乡村医生与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组建家庭签约服务团队。

 

5月10日国家卫计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刘利群又提出“用乡村一体化来激励村医家庭签约积极性”,而乡村一体化也是村医参加家庭签约服务的路径必须选择。

 

中国村医协会会长张雁灵曾大胆提出,“在当前,我国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队伍建设面临以下问题,岗位吸引力不够,政策推动力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培训规范化、同质化不够,招录人数较少,师资带教能力还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等方面,这亟需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这样才能稳住队伍,提高质量。”

  

这自然让我们想起20年前的民办教师转正,那也正是因为政府出台全民义务教育社会承诺与教育强国大政方针,但在编正式教师数量有限,于是政府将民办教师转正使用,而今天医改“回归公益性、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与实现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目标也是重大国计民生,但家庭签约服务及其全覆盖任务缺乏必要的力量,村医是首选也是必选、唯一选择对象,没有村医加入,农村签约服务就不能完成!那么,既然家庭签约村医不可或缺,而且要成为主力并需要他们发挥积极作用,那政府就完全应该如当年的民办教师转正一样,尽快解决村医的入编问题。只有明确了村医“身份”,提高了待遇,有了社保养老,降低了职业风险,村医不再有怨言及后顾之忧,他们就能积极加入家庭签约服务队伍中,并且积极努力工作,为圆满完成这一事关国计民生大事而做出巨大付出!

 

综上所述,可以说,稍有眼光的人应该看的出,家庭签约服务时间紧,任务重,背后隐藏巨大政治意义,是全民健康和全民小康的必须、必备条件,需要村医的参与!可以说,现实、政策及大政方针都给村医入编提供或制造大好机遇机会与条件!也就是说,村医完全可以用参加签约队伍来申请要求政府解决入编问题

 

如果村医的入编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完全有可能拒绝参加签约服务,那样的话,单凭卫生院和多点执业的几个全科医生来与6亿农民签约服务,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因此,希望政府考虑解决村医入编。不过也希望村医朋友理智对待,早早与卫生院或家庭签约管理机构提出自己的合理要求,若政府推诿、冷淡,若村医仍有不妥言行,于国于民于己均无良好前景,实乃下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