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过劳死第一大国! 预防其实只需4步

2016/12/14 8:49:06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统计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这也让我国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而过度加班可能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过劳死”的威胁对象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呈年轻化趋势。而且不仅是IT行业独有的现象,像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需要警惕。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吴伟康说到,过劳死危害性大,科学手段无法诊断过劳死的“度”


过劳死有临界值吗?


过劳死,过度劳累而死,很多人都觉得发生这种死亡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度”(临界值)的问题,超过这个“度”就可能发生过劳死,那么究竟有没有这个“度”?这个“度”在哪里?


吴伟康教授对家庭医生在线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手段或检查方法可以准确的预测这个“度”


由于引发过劳死的最主要因素是高度的精神紧张、过度的体力负荷,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发生心慌、心悸,特别是前一天晚上睡眠不够,休息不佳,那么他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就要特别小心过劳死;另


一种情况是长时间的超负荷的工作,加上睡眠不好,精神紧张,因此很自然地超过身体所能够承受的那个“度”,一天晚上加班可能勉强可以承受,如果以后的若干天里压力持续,甚至不断增加,那么发生突然死亡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上升,工作看似还在正常进行中,但死亡突然来临,死亡之前往往没有特别的先兆,人们常常措手不及,所以过劳死的危险性就在这里。


加班加点工作百害而无一利


现实生活中,白领加班加点工作确实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在紧张工作的时候,过度劳累,忽然倒下,这种情况除了白领容易发生外,运动员、公安刑警等人群都可能会发生。


例如,2013-10-17广东江门一反扒民警在连续工作30个小时后发生猝死。北京曾发生一个月内两名民警猝死,长期超负荷工作是最主要的原因。


吴伟康教授强调,避免牺牲休息、睡眠时间,加班加点工作,对身体健康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过劳死需防范于未然做好4点防过劳死


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过劳死的情况,那么如何防范“过劳死”的出现呢?吴伟康教授认为预防过劳死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平时要定期做体检,心脏可能有问题的人士,如经常出现心律失常,长期患有高血压,或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建议定期做心电图,若有任何蛛丝马迹表明这个人的心脏或脑血管有问题,都应该注意预防过劳死的发生。定期的体检项目,要特别注意跟心脏有关的内容,如超声心动、心电图、心脏冠状动脉照影等,一旦确定心血管有问题,就应该注意平时不要过度劳累;


第二


饮食方面,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饮酒、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控制摄取大鱼大肉,若本身是高血脂的患者,要有效降低血脂,服用相关的药物,无论中药还是西药。不能吃得太咸,吃的过咸容易增加肾脏负荷,同时对心脏也会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第三


运动,要以适量、轻松的为主,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比较轻缓的运动,不能过于剧烈,而且运动时一旦发现身体出现问题,就要马上停止,进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第四


注意休息,该睡觉时就睡觉,针对休息的时间,中医与西医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晚上最好是11点睡觉。


为什么是11点睡觉呢?中医角度而言,11点钟开始就是养肝的时间,而西医方面而言11点开始,脑中有一个内分泌腺体,称之为松果体,会分泌一种激素——褪黑激素,这种褪黑素是一种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它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减轻脸上的色斑颜色,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


该休息的时候不休息,身体就会调动交感神经,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一兴奋,心脏就会砰砰直跳,若是一整晚都这样跳的话,久而久之心脏必受损伤,发生过劳死/猝死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所以该休息时候还是要休息。防治“过劳死”从良好睡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