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在部署,医生收入大震荡!

2016/11/12 10:17:52来源:赛柏蓝作者:克立兹鸠
导读
国家医改及其配套政策的部署实施,越来越受到认可。但这也必将引起医生实际收入阶段性的大震荡。



 处方点评,医生开药三思后行

 

11月8日,安徽卫计委对外发布了《关于加强重点监控药品管理的通知》,要求省内各医院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并且是由第三方来进行处方点评。

 

对药品调剂中发现不适宜用药的,要告知开具处方医师,并请其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对严重不合理用药或用药错误的,拒绝调剂,并履行告知、记录和报告等规定。

 

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每月对重点监控药品及采购金额排名前10的药品专项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公示,通报不合理处方的种类、数量、药品、医师以及原由等,并责成相关科室和人员针对问题落实改进措施。

 

早在2013年1月,北京就出台了《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等12项。

 

更早的在2010年,当时的卫生部就已经下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全国各地也多有相关文件。

 

 临床路径,由系统监控医生开药

 

11月2日,华润医疗集团临床路径系统采购中标结果公布,南京海泰医疗中了这个185万标的的项目采购。类似这样的医院临床路径系统招标信息,在各招标平台上已经随处可见。


6天后,安徽省宣布,在落实医疗服务“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外,还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自2004年开始探索临床路径管理,截至2016年3月,共计开展临床路径198条,包含病种226个,路径入组28.46万例,占出院人次的42.25%。中心下属台州医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为7.01天,比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的平均值9.41天减少了两天多。

 

 严控过度医疗,严查过度用药

 

11月10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称,今年8月以来,湖北省卫生计生系统开展了十项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朱洪波说,整治行动中,大处方、大检查单等过度医疗的情况依然比较普遍,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过度医疗、过度收费的情况,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还存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这次行动中,全省各地通过自查自纠和监督检查,抽查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工作岗位2.8万个,发现问题岗位3274个,整改3176个;检查病历16.9万份,发现问题病历1.9万份,整改1.9万份;抽查处方104.9万张,发现问题处方2.8万张,整改2.8万张;完善相关工作制度6894项。

 

检查行动中,还发现抗生素滥用依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常见的一般性感染,连续使用3天的抗生素就可以了,但有医生一次性开出5天、7天的药量,最严重的甚至一次性开出9天的药量。

 

还有一些辅助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和重复检查问题。比如,有的药可用可不用,但有医生开给患者;血糖查一次就可以了,有医生却让患者每天都查一次等。

 

 限抗令再升级,输液被控

 

出席联合国大会的193个成员国签署宣言承诺加强管制抗生素,联手减少“超级细菌”的传播。今年8月底,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业界认为这标志着“限抗令”进一步全方位升级。

 

为了缓解或解决抗生素滥用的问题,不少的省市医院,如:河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二级以上医院等,已经叫停了门诊输液。有关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目前并未在国家层面对门诊输液作出统一的规定,但取消门诊输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解决抗生素的滥用问题。

 

搞药的人都已经知道,最近几年,抗生素市场不好做了。抗生素大量减少,不少医生的收入又在无形中被拉低了。

 

 医保控费,监控辅助用药

 

医保控费再也不是去年、前年“说说而已”,如今已经开始步入“医保控费”的大时代了。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福建三明,以及主导三明医改的詹积富升任福建医保办主任。

 

而有关辅助用药监控的新闻,今年以来更是层出不穷。在国务院发布的2016年医改重点中,明确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要列出具体清单,对辅助性、营养性等高价药品不合理使用情况实施重点监控,安徽、云南、四川、广西、内蒙古等地都公布了各自地区的辅助用药目录、重点药品监控目录。

 

这医保控费、监控辅助用药等三明经验,必将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未来,医院迫于成本压力、节约费用,也不主张多开药、开贵药,院领导们都如此,下面的医生们,还想多开药?除非不想干了。

 

 降低药占比、耗占比:没有了药,还能靠什么提高收入?

 

话说有某医院的科室药占比已经快超标了,已经有医生被点名,医院的规定大家都知道,指标决不能突破,一定要想办法控制,否则年终绩效奖金要扣罚了!

 

这真的已经不是个例,相信已经慢慢成为医院中的一个工作场景。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降到30%左右。

 

为应付药占比,医院也各出奇招加以应对,但大势不可挡,没有了药,收入下降是必然,还能靠什么呢?指望财务、指望医疗服务价格上升?最近,湖南湘雅医院因药品零加成、药占比等,收入直降了2亿元!

 

一流的医院都无法应对药占比降低、零加成等政策影响,其他各医院又能怎样?


 

 医生收入大动荡,你准备好了吗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明确接下来所有公立医院即将取消药品加成,本来就没有多少利润的药品还要考核药占比,医生开药必然会受约束。而器械检查费也只能降不能涨,这样可以说是切断了医院一直以来“以药补医”的链条,虽然国家在宏观上给予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来提高医院收入,体现医护人员价值,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时半刻执行不到位,主要问题还是长期以来百姓习惯了低廉的医护服务费,接受不了“涨价”。


另外国家限制医院规模快速扩张,医院收入少,医生收入也自然受影响,所以短期内医生的收入将会出现大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