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
作为连续3届履职的“老代表”,今年我将关注重点放到如何让医联体更紧密上。首钢医院从2014年开始打造医联体,下辖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可以说,我们真正成了一家人。
紧密型医联体如何实现?我认为,专家、学科及管理下沉是基础,而实现的前提,是统一的医联体管理、运行和利益分配机制。实践中,首钢医院通过医联体模式将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和肿瘤等常见病诊治的专家下沉到社区,同时还将患者需求较大的口腔科、中医科、按摩康复等学科下沉,提高了患者选择社区就医的积极性。
信息化是医院运营和临床业务发展的现代管理工具,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联通,是紧密型医联体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快在三级医院和社区机构间实现资源、信息等互联互通,为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沉到社区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能够让疑难杂症患者顺利转诊到三级医院,从而优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患者结构。
此外,还要强化医保的经济杠杆作用,医保报销比例应向社区进一步倾斜,真正引导病人分级诊疗。
想让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可复制、可持续,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是根本。通过在云南省调研,我认为,当地实行的“县招乡用”模式值得借鉴,各地可探索给予社区医生上级医院的编制和身份,以此保证其提供稳定的高质量服务。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