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血压指南的N个要点,抢先看!

2018/9/25 9:46:16来源:医师报作者:黄晶


第一部分: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定义



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5%、46.1%和16.9%。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


要点3A  诊室血压测量步骤


▲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将逐步被淘汰。


▲使用标准规格的袖带(气寰长22~26cm、宽12cm),肥胖者或臂围大者(≥32cm)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


▲首诊时应测量两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测量血压时,应至少测量2次,间隔1~2分钟,若差别≤5 mmHg,则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若差别>5mmHg,应再次测量,取后3次测量的平均值。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测定脉率。

 

要点3B  各种血压测量方法评价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小时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根据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心血管风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4个层次。


第二部分:高血压的治疗


要点5A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危险。


▲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决定给予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40/90mmHg(Ⅰ,A);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Ⅰ,A)。


要点5B  降压治疗策略

 

▲降压达标的方式:除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外,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应根据病情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Ⅰ,C)。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90mmHg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Ⅰ,A)。


要点5C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

 

▲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血压和心血管危险的作用肯定(67315,所有患者都应采用主要措施包括。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g,增加钾摄入(Ⅰ,B)。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Ⅰ,A)(0.83)。

 

-控制体重,使BM<24;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Ⅰ,B)(48)。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Ⅰ,C)(789—不饮或限制饮酒(Ⅰ,B)289。

 

-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分钟(Ⅰ,A)∞。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Ⅱa,C)。


要点5D  降压药应用的基本原则

 

▲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建议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

 

▲应根据血压水平和心血管风险选择初始单药或联合治疗。

 

▲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及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根据需要,可考虑逐渐增加至足剂量。

 

▲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对血压≥160/100mmHg、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的高危患者,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联合降压治疗(Ⅰ,C),包括自由联合或单片复方制剂。

 

▲对血压≥140/90mmHg的患者,也可起始小剂量联合治疗(1,C)。


第三部分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要点6A  老年高血压

 

▲65~79岁的普通老年人,血压≥150/90mmHg时推荐开始药物治疗(Ⅰ,A),≥140.90mmHg时可考虑药物治疗(Ⅱa,B);≥80岁的老年人,SBP≥160mmHg时开始药物治疗(Ⅱa,B)。

 

▲65~79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Hg(Ⅱa,B)≥80岁的老年人应降至<150/90mmHg(Ⅱa,B)。


要点6B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建议从3岁起测量血压;选择合适尺寸袖带对准确测量儿童血压至关重要,多数≥12岁儿童可使用成人袖带;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根据三次非同日的血压水平进行,三次SBP和(或)DBP均≥P95时诊断为高血压;但一次的SBP和(或)DBP达到2级高血压分界点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对1级高血压,强调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2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和单一用药开始,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和治疗时限。

 

要点6C  妊娠高血压


▲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推荐血压≥150/100mmHg时启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150100mmHg以下(Ⅱb,C)。

 

▲如无蛋白尿及其他靶器官损伤存在,也可考虑≥160/110mmHg时启动药物治疗(Ⅰ,C)。

 

▲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时,强调非药物治疗,并积极监测血压、定期复查尿常规等相关检查。


要点6D  高血压伴脑卒中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血压≥140/90mmHg时应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为<140/90mmHg(Ⅱa,B)。

 

▲急性缺血性卒中并准备溶栓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80/110mmHg。


▲急性脑出血的降压治疗:SBP>220mmHg时,应积极使用静脉降压药物降低血压。感者SBP>180mHg时,可使用静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160/90mmHg可作为参考的降压目标值(Ⅱb,B)。

 

要点6E  高血压伴冠心病

 

▲推荐<140/90mmHg作为合开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Ⅰ,A),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g(Ⅱa,B),应注意DBP不宜降得过低(Ⅱb,C)。

 

▲稳定性心线痛的降压药物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CCB(Ⅰ,A)。


要点6F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推荐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Hg(Ⅰ,C)。

 

▲高血压合并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HFrEF)首先推荐应用ACEⅠ(不能耐受者可使用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Ⅰ,A)。

 

要点6G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目标:无白蛋白尿者为<140/90mmHg(Ⅰ,A),有白蛋白尿者为<130/80mmHg(Ⅱa,B)。

 

▲建议18~60岁的CKD合并高血压患者在≥140/90mmHg时启动药物降压治疗(Ⅰ,A)。

 

▲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ACEⅠ(Ⅰa)或ARB(Ⅰ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ACEⅠ和ARB两药联合应用(Ⅰ,A)。

 

要点6H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建议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3080mmHg(Ⅱa,B)。

 

▲SBP在130~139mmHg或者DBP在8~89mmHg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不超过3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如血压不能达标,应采用药物治疗。

 

▲血压≥140/90mmHg的患者,应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立即开始药物治疗。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应该立即使用药物治疗。(I,A)。

 

▲首先考虑使用ACEI或ARB;如需联合用药,应以ACEI或AR为基础。(I,A)

 

要点6I  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下肢动脉病伴高血压的患者血压应拉制在<14090mmHg。


▲CCB、 ACEⅠAARB,应首先选用,选择B受体阻添剂治疗外周动脉疾病(PAD)禁忌,利尿剂一般不推荐应用。


要点6J  难治性高血压

 

▲确定患者是否属于难治性高血压常需配合采用诊室外血压测量。


▲要寻找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和并存的疾病因素。


▲推荐选择常规量的RAS抑制剂+CCB类抑制剂+噻嗪类利尿剂,也可根据患者特点和耐受性考虑增加各药物的剂量,应达到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