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警惕类丹毒皮肤病

2018/8/16 17:01:16来源:村医之家作者:严国进

日前,某医院普外科医生接诊了4位情况相似的病例。

 

患者主诉:手上均有多个针尖大小的伤口,且红肿,不发热,病程3~4天。他们都是一起从事猪肉分割工作的,年龄均在40岁左右。

 

该外科医生面对4例聚集性病例,警觉起来,及时报告院部,院部又立即将情况报给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应急人员根据反映情况,初步判定可能是一种与猪有关的传染病。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运转程序,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电话通知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专家前去会诊,疾控中心现场处置人员前去流行病学调查。

 

经过临床会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定为一起聚集性类丹毒皮肤病,可能由猪丹毒杆菌感染所致。


其实,夏秋季节,我们村卫生室也会常碰到类似病例。


因此,每一位乡村医生需要对类丹毒诊治、预防有所了解、掌握,以尽量做到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提出预防措施;同时,在诊治时遇到聚集性病例时,要及时报告辖区卫生院。

 

类丹毒是一种夏秋季较为常见的皮肤病,系由猪丹毒杆菌经皮肤伤口侵入皮内,引起如丹毒样皮肤损害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患者多有外伤史,皮损好发于手指部,病变初起为红斑,之后逐渐扩大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片,中央稍高起,不化脓,也不破溃,偶有水泡。


自觉胀痛,灼热,刺痒,麻木。


合并感染时,少数皮损可向周围蔓延,呈泛发分布,极少数人伴有发热、关节痛且屈伸不利等表现。


流行病学特征

从事肉食业、皮毛业、渔业等人员及兽医、炊事员等,可通过手部的割扎伤或细微破伤而接触感染致病。

 

主要是由于接触了带菌的猪肉或鱼类,故发病与职业有关,易侵犯从事屠宰业肉食业、皮毛业渔业等人员以及兽医、炊事员等。

 

传染途径多通过手部的割扎伤或细微破伤而发病,家庭妇女可因洗鱼切肉时,手指被鱼刺刺伤或被刀切伤而引起感染,但也有无明显外伤史,单纯接触而发病的。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临床特征


潜伏期约1~5天,皮损以手部多见,临床上分为3型。

1. 局限型:为最常见的一型,损害与丹毒相似,仅限于手指或手及足背,多为单侧性,呈局限性红斑或紫红斑,边缘轻度水肿表面有水疱或大疱境界明显,可向周围扩延,中心自愈。经过缓慢,无全身症状。

 

自觉局部灼热、瘙痒或刺痛,病程约3~4周,愈后易复发,细菌血液培养阴性。

 

2. 弥漫型:少见,开始于手指端,以后沿手臂向其他部位蔓延,皮疹时隐时发,可持续数天,伴有关节痛、发热等症状。


患指可肿如香肠,疼痛剧烈难忍,活动障碍,细菌血液培养阴性。

 

3. 败血症型:罕见,全身出现盘状红斑或紫斑,伴有关节痛和心内膜炎,全身反应严重,呈毒血症样表现如不积极治疗,患者约3个月左右死亡。细菌血液培养阳性。


并发症

败血症型伴有关节痛和心内膜炎。


诊断建议及鉴别诊断

  1. 局限型:根据职业、手指有刺伤史及微高而清楚的边缘、中央褪色的紫红色斑片、局部肿胀、活动受限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2. 弥漫型:除上述典型皮疹外,常伴有低热,患指可肿胀、剧痛指关节活动障碍,诊断亦不甚困难。

  3. 败血症型:只有根据职业、临床症状(全身出现广泛性红斑、全身症状严重、伴有关节痛等)及血细菌培养阳性才能确诊。


鉴别诊断主要与丹毒、蜂窝织炎、多形红斑相鉴别。

1.丹毒:二者皮损有时相似但丹毒为鲜红色斑,水肿明显,好发小腿及面部,全身症状较明显。类丹毒皮损多呈紫色,好发于手指及足背,全身症状较轻,有职业接触史。

 

2.蜂窝织炎:多见于颜面及躯干部,皮损为弥漫性红肿,疼痛明显,伴有高烧、寒战、全身不适等严重的全身症状。细菌检查可以鉴别。

 

3.多形红斑:无外伤及职业接触史除发于手指外亦可在身体其他部位见有皮损。


治疗方案

局限型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肌内注射,80万~160万U,2次/d,或于病灶周围以青霉素与盐酸普鲁卡因混合作环状封闭;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类红霉素、磺胺等。局部禁用水洗,外用10%~20%鱼石脂或丹毒软膏,或用紫外线隔天照射1次。


弥漫型或败血症型者,除注射青霉素外,可内服磺胺类药物或注射免疫血清。


预防措施

一是加强对家禽饲养场屠宰场、肉类加工及渔业加工场所的卫生管理与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个人防护,最好戴手套,同时强化对肉类的检疫工作。

 

二是对上述环境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三是接触鱼虾肉类时应注意防止刺伤若手部,破损应立即消毒处理;

 

四是对带菌的禽兽鱼虾进行严格管理,如已死亡应焚化或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