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大欢喜,谨防血糖大波动

2019/2/9 7:47:48来源:村医之家作者:彭永强


贾某,56岁,患有2型糖尿病6年,春节期间各种美食天天诱惑着他,再加上亲朋好友相聚,一不小心就会食量超标,加上朋友们聚会、打牌、唱歌等,作息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规律。


近日,贾某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救治。经过检查,贾某随机血糖检查数值达到最高数值,系列检测之后,被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及时救治,贾某将有生命危险。

最终,贾某通过补液、胰岛素静脉治疗等,目前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糖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


对于正常人而言,春节期间尚不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美食。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春节更是一次比较严峻的考验。因为阖家团圆,亲朋好友相聚走动,吃喝情况较难控制,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容易被打乱。而这些生活习惯,又很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引发各种并发症。


据了解,每年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严重,住院患者量剧增,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严重高血糖

这与糖尿病患者在春节期间忘记服药打针,以及传统节日理念不想用药有关,导致很多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特别是夜尿),疲乏无力,视力模糊,呼吸大且深,散发出类似烂苹果的气味,不明原因的腹痛、恶心、呕吐,小腿肌肉痉挛等。实验室检查可查出血糖明显升高,代谢性酸中毒,尿糖及尿酮体呈阳性。


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如有感染状况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补充生理盐水,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补钾等。酸中毒严重者应适当补充碱性药物。


如果患者一时来不及就诊,则应立即采用一些简易的方法处理,如给患者多饮水,间隔饮用淡盐水(1000毫升水加9克食盐),每2~3小时深部肌内注射短效胰岛素10~20单位等,并设法及时送至医院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反复发作的可能,因此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纠正以后,患者应对其诱因保持警惕,坚持正确的治疗方式,发生感染时及早有效治疗,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等降糖药物的剂量,以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再次发生。


低血糖导致昏迷

这与患者饮食和用药重复有关,春节人多热闹,有些老年人经常会忘记是否已经用过药,从而导致重复用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于2.8mmol/L时,就有可能陷入昏迷状态,严重者危及生命。


针对低血糖导致的昏迷,摄入15~20克的葡萄糖,可以在10分钟内缓解低血糖症状。如果治疗15分钟后血糖监测仍为低血糖,应该再次给予葡萄糖摄入。


当血糖监测显示血糖正常后,患者可继续增加正常饮食或点心一次,以防止低血糖复发。如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可给予胃肠胰高血糖素;反应迟钝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


磺脲类药物或者大剂量胰岛素导致的低血糖患者,还需要住院观察,以预防迟发的低血糖。


血糖波动明显,加重或诱发并发症

针对这一类患者,应积极调整药物。选择可减少空腹血糖波动的药物,如甘精胰岛素;还可选择能减少餐后血糖波动的药物,如诺和龙、唐力等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以及拜唐苹、倍欣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血糖波动明显的患者,还应更换胰岛素给药方式,胰岛素的传统给药方式,不符合正常人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模式,不能使胰岛素很好地控制血糖,易导致血糖波动。胰岛素泵,则可以模拟正常人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能显著地减少血糖波动。


已经在服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避免在出现高血糖时擅自加大药量,或者运动过量、擅自减少进食,不规律的饮食和运动都容易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总之,春节期间,糖尿病患者膳食要合理,千万不可暴饮暴食。生活要保持规律,定时、定量、定餐,做到少油、少盐,尽可能不要饮酒,尤其要避免饮酒后服用降糖药。

同时,还应增强自我监测血糖意识,可选择在早、午、晚三餐前后、睡前自查手指末梢血糖或到医院抽静脉血。如果监测的血糖结果出现明显异常,无论有无症状都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