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误诊误治的病例,无论是大医院的医生,还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村医,都或多或少地遇上过。
近日,笔者就接诊了一例患者,如果不是细心检查和发现,也许又是一例误诊误治的典型病例。 患者,女,45岁,以腰痛之主诉前来就诊。患者于一周前无任何诱因出现腰痛,当时在县级医院以腰肌劳损治疗后效果不佳。 3天前,患者腰痛症状加重,县级医院分别为患者做了腰部CT和详细的B超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情况,医生拟诊为腰肌劳损,为患者开具了腰痛宁胶囊、芬必得、甲钴胺和云南白药喷雾剂对症治疗,嘱多休息,适当运动。今患者症状再次加重,遂来就诊。 笔者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之后,检查发现,在患者的腰部裤带以下的地方,有一条发红的皮肤损害,由于受衣物的磨损,外观表现不很明显,结合患者的叙述和症状,考虑这是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 逐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片、抗病毒颗粒口服,芬必得止痛,注射用阿昔洛韦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营养支持,一周后患者痊愈。嘱注意休息,合理膳食,避免劳累和受凉。 带状疱疹初期表现不明显 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好发于胸部、头部、腰腹部和四肢等部位。通常只发生在身体的单侧,出现沿神经分布的水泡状结构。 发病初期,往往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无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等症状。 其中以局部灼热、疼痛和不敢触摸等症状为甚,而疼痛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然后在疼痛的部位出现红斑,这些红斑逐渐的全部转变为水疱,这些沿神经分布的水疱,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全部出现。随着水疱的出现,疼痛逐渐减轻,然后慢慢凹陷,颜色变淡结痂。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免疫状况各异,发生带状疱疹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只表现为神经痛,而没有出现红斑、水疱;而有的人只表现为红斑、丘疹而不发展为水疱。 如果发生在儿童,则疼痛症状比较轻,甚至不出现疼痛;而如果发生在老年人,则疼痛表现比较明显,呈阵发性加剧,严重时甚至不能忍受。有时在皮损消退后,神经痛仍然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都是临床误诊的重要原因。 带状疱疹的诊断 对于带状疱疹,早期采用积极的治疗措施十分关键。但是由于带状疱疹早期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疼痛和灼烧,往往不能明确诊断,从而延误病情,甚至导致误诊误治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病的诊断特点为阵发性疼痛,呈针刺感、灼烧样,常常先于皮疹数天出现。但也有无疹性带状疱疹,应与发生在腹部的阑尾炎或胆囊炎,发生在胸部时的胸膜炎以及发生在腰部的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和泌尿系结石等相鉴别。 带状疱疹的中西医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传播速度很快,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最好的方法就是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 、更昔洛韦 、磷甲酸阿糖腺苷 、碘苷、曲氟尿苷、抗病毒颗粒等,疼痛患者可应用芬必得对症处理。 由于病毒感染的疾病,大都是因为自身的抵抗力低下引起。因此,生活中要戒烟戒酒、少食肥腻滋润的食物 、辛辣食物、多喝水、合理的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明显 1.热盛型: 症状:局部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自觉口苦咽干、食欲不佳、烦闷易怒,小便赤,大便干或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微数。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用药: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大败毒丸、六神丸等等。 2.湿盛型: 症状:皮肤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口不渴或渴而不欲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时涯,女性患者白带多。舌质淡体胖,舌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佐以解毒。 选药:桂枝茯苓丸、参苍白术丸、健脾丸、二妙丸等。 3.血瘀型: 症状: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暗,苔白,脉弦细。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清解余毒。 用药:血府逐瘀丸、活血止痛胶囊、大黄?虫丸、丹参滴丸等。 4、气滞型 症状:皮疹虽然消退,但还是绵绵作痛,而且疼痛以情绪相关连。见嗳气频频,善叹息及胸胁胀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或涩。 治法:疏肝理气,化结解毒。 用药:柴胡疏肝丸、丹栀逍遥丸、解郁丸、七制香附丸等。 5、亏虚型 症状:罹患后或经久不愈,或迭进苦寒后阳气攻伐过度,致使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食不香。舌质润滑,舌苔光净或薄,脉沉细。 用药:八珍丸、十全大补膏、龟鹿二仙膏、益气养血口服液等。 另外,可配合阿昔洛韦软膏、泛昔洛韦软膏等抗病毒药外搽患处,京万红软膏、片子癀片、如意金黄散、牛黄解毒片研末,调注射用水外搽等。 本病初起为实症,宜清热解毒为主;经久不愈后正气虚弱,宜培补固元为上。饮食宜清淡营养,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及情志,治愈后一般是不会复发的,但有少数带状疱疹患者,会转化为后遗神经痛,从而迁延不愈。 因此,一旦带状疱疹治疗痊愈后,也要做好预防复发的措施,以免引起严重后遗症。 1、保持室内干燥、温度适宜、避免潮湿。 2、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不可情绪急躁。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如牛奶、鲜肉、新鲜蔬菜等。 5、忌生冷、油腻、海鲜类食物。 6、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7、少吸烟、饮酒,勿因疼痛而影响进食。 8、多吃西瓜、冬瓜、菠萝、扁豆等清肝湿热之品。 9、平时加强户外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睡眠。 10、由于本病侵犯神经,可遗留神经痛,如有神经痛,需积极到针灸科、疼痛专科就诊,切勿盲目就医。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