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注射:东西方两种思维模式

2016/11/4 11:30:40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王奇

        针灸起源于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在日前举办的《道法自然:从疏浚河道到疏通经脉》沙龙上,北京广济中医院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白兴华教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医针灸技术的产生及特点。谈到大众对于针灸存在的误解,白兴华表示,大家对针刺的拒绝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这种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针灸针时,自然联想到注射器。白兴华认为,这两种医疗器械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思维模式。针灸不仅能够治病,还能体现传统中华文明,能从中看到老子的“无为”,感受孔子的“仁爱”,体会 “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观。

        人与天地相参 针灸源于古人对自然的观察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中国的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将这种关系概括为“天人合一”。《黄帝内经》中“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讲的是人的起源。“天地相互作用产生万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地是所有人的父母。在古人眼里,人体是天地的一个缩影,我们的身体结构与天地相同,这叫作‘人与自然同构’。”白兴华介绍说。

资料照片

        白兴华认为,人不仅与自然同构,还与天地遵循同样的规律,受同样规律支配,即“天人同律”。《黄帝内经》中“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就是说阴阳是天地变化的共同规律,也是人体生命变化的规律。

        因此,东西方在研究人体时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西方人一定要把人体解剖开来看,而东方人可以不看人而看天、看地,通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观察总结出规律,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黄帝内经》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参”。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有大河才有大的、不朽的文明。在世界五大古代文明,有四个发源于河流。中华大地有一个标志性的地貌——黄河。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大禹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他用筑堤堵塞的办法,洪水反而越来越大,最后被处死在羽山。大禹受命继续治水,改堵塞为疏导,从而制服了水患。”白兴华认为,古人通过治水实践,不但增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信心,而且还把从治水中所获得的经验推而广之,用于管理国家和治疗人体疾病。“‘治’原本就是古代一条河流的名字,从治水到治病,同一个‘治’,都是要疏导,要顺应自然。”白兴华说。

        两种思维模式 针灸与注射理念大不同

        针灸技术悠久的历史并没能打消所有人对他的顾虑。白兴华认为,大家对于针灸的拒绝,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对针灸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针灸针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注射器。“这两种医疗器械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人称注射用针为‘空心针’,目的是注入或从体内抽吸出某种液体,起作用的不是针,针只是工具和载体。针刺用针被称为‘实心针’,将针刺入人体再拔出来的过程中,没有给人体施加任何外源性物质或释放出可见的液体。”白兴华认为,针灸有三个特性,即非本能性、整体创伤性和起源地唯一性。

        艾灸源自本能,因为它是温热刺激,喜暖畏寒是人和动物的本性,但针刺不是。从动物本能来说,被针刺时的本能反应是逃避、畏惧。针刺会产生疼痛,可能很少有人会对扎针一见钟情。

        针灸是一种侵入性治疗,西方人认为这是一种外科手术,所以在美国,针灸针是被作为手术器械来管理的。最初针灸传到西方时,操作者也是外科医生。但手术与的针刺治疗理念完全不同。“手术的施术部位是病灶,目的明确,如排除脓液、切除肿块、缝合受损脏器组织等,也就是所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针刺强调要远离病变部位,‘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取之足,病在足取之腘’,在许多人看来,头痛扎脚背的足临泣和脚心的涌泉穴是非常不可思议事情,但这正是针灸整体性治疗的体现。” 白兴华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