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断与防治

2018/7/16 16:01:06来源:基层医生俱乐部综合整理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内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贫血对身体的伤害极大,贫血患者往往有心跳不正常、头晕、乏力、气促、心悸等症状。进一步研究表明贫血患者往往死于心律不齐,心率过速,胸闷,头晕,冷汗淋漓,四肢冰冷。


疾病概述


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应注意,久居高原地区居民的血红蛋白正常值较海平面居民为高;在妊娠、低蛋白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脾肿大及巨球蛋白血症时,血浆容量增加,此时即使红细胞容量是正常的,但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被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失血等循环血容量减少时,由于血液浓缩,即使红细胞容量偏低,但因血红蛋白浓度增高,贫血容易漏诊。


分类病因


基于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分急、慢性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浓度分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在9-12克/分升为轻度,6-9克/分升为中度,3-6克/分升为重度,3克/分升以下为极重度。红细胞数在300万-400万/立方毫米(以下单位同)为轻度,200万-300万为中度,100万-200万为重度,100万以下为极重度。也就是中度贫血的血红蛋白为6-9克/分升,红细胞数200万-300万万/立方毫米。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分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和增生低下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常从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的分类: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blo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