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医保部门乱罚款、乱检查…”等问题,又一省官方出手整治→

2025/7/14 10:43:56来源:湖南省医保局、赛柏蓝器械

监管刀刃向内,多地开展医保执法专项整治。


01

倒查两年半

湖南启动医保执法大排查

6月23日,湖南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我省医保领域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的通告》(简称《通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湖南省医保系统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

image.png

图片来源:湖南省医保局

根据该文件,线索征集时间为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重点征集2023年以来全省各级医保部门在涉企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其他7类问题线索。

?乱收费问题。违规设立收费项目,公示项目收费不规范,提高收费标准;变相强制行政相对人接受有偿服务、指定购买;不按要求执行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惠企收费政策等情形。

?乱罚款问题。超出法定权限或范围进行罚款;未规范执行裁量权基准,随意进行大额顶格处罚;重复处罚;罚没收入异常增长;过度罚款,不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给予减轻处罚、免予处罚,类案不同罚、过罚不相当、畸轻畸重等情形。

?乱检查问题。实施检查主体不适格;超越法定职责开展检查;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执法扰企,多头检查、多层检查、重复检查,对同一主体检查明显超过合理频次;随意检查,检查程序不合法,检查“走过场”,运动式检查等情形。

?乱查封问题。滥用行政强制措施,超权限、超范围、超额度、超时限查封涉案财产等情形。

?违规异地执法问题。超越法定管辖范围,对非本辖区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执法活动;利用行政执法手段插手异地的经济纠纷;未履行协作程序或超越协作权限在异地开展执法等情形。

?趋利性执法问题。下达或变相下达行政罚没款、执法数量考核指标;为增加行政罚没收入脱离实际监管随意设置电子技术监控设备;将行政罚没收入与本单位业务经费、福利待遇挂钩;违规预收、私自截留罚没款,违反“罚缴分离”规定等情形。

?其他问题。吃拿卡要,收受或索取财物;指定购买商品服务、接受有偿服务;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的问题等情形。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医保涉企行政执法监管大潮已席卷全国。


02

多地官方发文

征集医保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

除湖南外,江西、安徽、吉林、青海、广东等多地也发布了相关通知,从具体内容来看,各地征集的线索范围均为企业关注重点,覆盖检查、罚款、查封过程中的各类细节。


以罚款和检查为例,前者强调程度和范围,明确征集超出法定权限或范围进行罚款、随意进行大额顶格处罚、过度罚款等内容;后者在关注执法程度的同时,对检查频次重点监管,诸如执法扰企,多头检查、多层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均被列入征集范围。


除了线索征集外,国内多省、市已正式启动相关专项整治,并将监管进一步细化。


例如,黑龙江伊春市医保局近日发文,对执法态度提出要求,包括执法过程中态度蛮横、趾高气扬、冷硬横推,重处罚、轻教育、重纠错、轻服务,滥用执法强制措施手段等问题;不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忽略主客观统一,实行“一刀切”式处罚也在整治范畴。


根据《通告》,湖南提倡实名反映问题线索,受理部门将根据反映人意愿对反映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密。但也明确要求反映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对所反映的内容真实性负责,不得虚构、夸大、捏造事实,对借机诬告、陷害等行为,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责任。


03

出台清单、公布计划

医保执法走向透明化

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根据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2025年5月21日,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除了外部监管,近年来多地医保局已陆续出台行政检查事项清单,以制度化明确检查范畴,在规避违规、低效执法的同时,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监管。


以安徽为例,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安徽省医疗保障局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安徽医保局作为检查主体对6大部分开展行政检查,其中3部分与耗材企业直接相关,覆盖价格成本、购销数量、高值耗材采购合规等内容,具体如下:

image.png

此外,针对医保行政执法的规范还体现在计划明确,多地已将检查对象、检查内容和检查频次落到公开文件中。


6月19日,湖北省咸宁县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度医疗保障重点领域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由咸丰县医疗保障局负责县级定点民营医药机构的医保监管,其中包括全覆盖检查(全年检查一次,5~10月)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每半年一次,6月和8月)。


通过将具体分检查时间、方式列入公开计划,诸如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执法突出问题将受到直接遏制。


从短期来看,企业可借此次整治反馈过往经历的执法不公问题,维护自身权益;从长期来看,随着医保部门行政执法更为规范,医保检查的震慑力将再度跃升,推动医疗市场环境全面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