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批制售假药劣药典型案件公布了!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买药一定要到药店等正规渠道。
1、象山查获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 金额达700余万元
“祖传秘方”“药到病除”“特效药”等字眼,频频吸引着市民的注意,但特效药真的灵验吗?
近期,浙江省象山县查获了一起网络销售假药案,发现每瓶售价280元的“痛风特效药”,成本仅需0.8至1.2元,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捣毁存储窝点6个,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事情还要从去年5月,象山一市民匿名举报“陈某疑似在朋友圈销售假药”开始说起。
接到举报后,象山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展开核实。但核查时,当事人陈某已搬离暂住地,该线索一度中断。半年来,该局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次排查,直到2021年9月,该局终于在陈某微信朋友圈动态内,发现其再次通过朋友圈发布大量痛风药、特效哮喘灵等药品广告。
经宁波市药品检验所检验,陈某销售的产品内检出吡罗昔康、地塞米松等药品成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认定陈某销售的药品为假药。因销售假药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犯罪,该局遂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象山县公安局接到移送线索后,经过几个月的核查研判,成功锁定以周某为首的涉及浙江、云南等省市且涵盖产、供、运、存、销全链条的犯罪团伙。该团伙通过陈某等遍及浙江、云南、广东等全国各地的近2000名代理人员,用微信朋友圈发放广告等营销方式进行宣传并销售。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收缴假药“新版痛风特效药”10万余颗,捣毁存储窝点6个,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
2、北京名医”卖假药到全国各地,被判罚1700余万
近日,最高检发布了一批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该案就是其中一起。
2019年初,邹某甲、邹某乙兄弟二人做起了发财梦,他们从网上购买了成分不明的粉末装入胶囊,制成“药剂”,再进行药品包装,冒充“清肤消痒胶囊”“百草血糖康胶囊”“脉管舒灵胶囊”等不同种类的药品。
为了打开销路,两人又摇身一变成了著名医院的医生,进行“电话接诊”。针对不同病情的患者,事先准备好不同说辞,很快就开始以专家身份在网上解答病情并推销假药。
对接收的订单,邹某甲负责包装快递,发快递,邹某乙负责建立账户收款。网络销售假药范围辐射到全国各地。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检察院接到案件后,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第一时间移送公益诉讼线索。接下来的侦查取证过程中,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全面调取电脑账单、微信记录、银行流水等证据,最终确认——两人生产销售的42种药品均为假药,销售假药3860人次,销售金额达581万多元!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络购药时应牢记:
便捷的网络销售模式带给市民众多便利,刷刷朋友圈、短视频软件就像在“逛街”一样。但市民购买到假货或者“三无产品”的现象却频频发生,尤其是作为特殊商品的药品,也频繁出现在个人微信朋友圈中,借着代购、祖传秘方以及药到病除等虚假宣传手段,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安全。
1、要确认商家是否具有药品销售资格,实体药店必须具备《药品经营许可证》,网店必须具有《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2、要确认药品是否可靠,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输入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信息进行核对。
3、要在下单前主动咨询专业药师,详细说明情况,获取有关购药建议。
4、要验收药品,收到货后,仔细查看外观有无破损、受潮及污染,认真查看外包装盒上标注的药品通用名、批准文号和有效期等内容。
5、注意保留购物凭证,一旦买到疑似假药的现象,可拨到12315或12345进行投诉举报。
这是一个特别罕见的病例,小女孩出生时...
双手皮肤干燥、老化,接触水后皮肤变白、脱皮,水干后...
来源:村医导刊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 王...
5月8日,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