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仅一年,养老解决,村医月收入过5000元!

2021/6/3 8:24:21来源:乡村白大褂

今年3月,我县乡村医疗机构门诊6093人次,总金额28.33万元,其中统筹报销19.05万元,报销比例达65%,门诊量和报销比例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初步实现了村民不出村能够治好病、少负担的目标。


如果小编不说,大家应该很难想象到以上成果是仅凭一年医改取得的。





01
看病难,村民咳嗽拖成了重症肺炎


过去,定南县部分偏远乡村没有村医,村民求医难,小病都选择不看,自己“捱过去”就好……


例如距离定南县城约37公里的岿美山镇丰背村,以前,这里的村民如果要就医,最近也得到10公里外的镇卫生院去,看病的不便,使不少患上小病小痛的群众选择“扛着”。


丰背村村民朱贵连2019年时就因咳嗽没有及时治疗,拖成了重症肺炎。


“当时春耕农忙,村里又没坐诊村医,去镇里看病来回就要半天时间,所以总想扛过去。”朱贵连说,村里大部分人也只有捱到病情比较严重了才会专程去看病。





02
“八统一”机制,助推一体化管理


为了逐步建设起自己的村医“正规军”,最大限度降低村民看病费用,实现村民有医可看、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从去年开始,江西省定南县就着眼补齐乡村医疗短板,在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探索适合自己的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发展模式。


经过深入调研,定南县制定出台了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工资、待遇、业务、药械、财务、培训、考核“八统一”机制,推进一体化管理。


01
资金:各类补助付工资,空缺财政补足


为解决医改资金来源问题,定南县坚持化零为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省级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补助、基本药物补助等进行整合,解决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基本工资、基本绩效支付问题,基本工资不足部分由县财政保障。


02
村医:一体化管理,定期培训,解决养老


定南县实行一体化管理,原则上每个村至少设一所村卫生室,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按乡村人口1.2‰的配额竞聘,将分散于村镇的诊所医生择优聘到村卫生室。


将各村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县里按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进行管理,村卫生室执行乡镇卫生院同等报销标准。村医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奖励和边远地区补贴构成,享有医疗、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等保障。


实行统一业务管理、药械管理,村医每周都能到镇卫生院进行交流培训,这对提高村医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从2020年起,该县每年还采取定向培养方式,为乡村医疗事业发展培育新鲜血液。





03
改革后:村民“有医可求”,村医“有钱可赚”


01
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费用也大幅减少


历市镇金鸡村有2000余人口,但常住人口不足900人,其中有160多人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2018年至2019年的两年间,这里没有医生,更别说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告急。


得益于改革,金鸡村有了独立村卫生室。村民谢日晶患有高血压,每个月都要买药,以前买一个月量的降压药,至少要400元,现在不仅能足不出村买齐药,还能享受药品零差价和医保门诊65%报销,不到100元就能把药买齐。


02
村医月收入5000元,解决养老


今年46岁的胡海辉是定南县鹅公镇木杨村的一名村医。没有被聘任为该村村卫生室医生前,他在村里开了25年的私人诊所,诊所收入每月勉强有4000元。随着村里常住人口越来越少,收入下降趋势明显,他有些撑不住了。


去年,胡海辉竞聘成为村卫生室医生。


“基本工资、绩效奖励和边远地区补贴加起来每月有近5000元,更重要的是还有医疗、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等保障。”胡海辉说,工资待遇由镇卫生院统一考核发放,让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同时,医改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了乡村医疗的广阔前景,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投身乡村医疗事业之中。去年大专毕业的“90后”陈骏鹏通过考试成了一名村卫生室医生。他说:“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不仅为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我提供了基层锻炼的机会。”


定南县通过自主探索的“八统一”机制,配合给培训、提收入、解决养老等一系列提高村医能力、落实村医待遇的举措,经过短短一年的改革,就颇见成效,不仅超出了当初的预期效果,更吸引了省内外近20批次的医疗改革考察团前往学习考察。


对于农村医改,各地政府要勇于去做,对于国家相关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停在口头。我们也在此呼吁,希望各地都能像定南县一样将医改提上日程,在全国范围内真正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和村医收入低、待遇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