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乡镇卫生院面临机遇和挑战

2021/3/25 8:26:55来源:基层医界作者:前瞻胤礽

今年2、3月份,短短不到一两个月的时间,有关乡村振兴内容的政策不断涌现,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一号文件”)再到两会中的有关信息中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的决心已不可动摇,乡村振兴之路向已经明了。


《意见》指出,加强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服务人口1‰左右的比例,以县为单位每5年动态调整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总量,允许编制在县域内统筹使用,用好用足空余编制。推进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专业人才可以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应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医师。深入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开办乡村诊所,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完善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优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岗位设置,按照政策合理核定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优化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强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落实乡村医生各项补助,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待遇,做好乡村医生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鼓励免费定向培养一批源于本乡本土的大学生乡村医生,多途径培养培训乡村卫生健康工作队伍,改善乡村卫生服务和治理水平。


 “一号文件”指出,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采取派驻、巡诊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



    两会期间,基层医疗卫生健康行业基础设施情况、乡村医生待遇等依旧是行业热点。


人民群众的健康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作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带头大哥”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与建设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乡镇卫生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期间还经历了多次合并或组建。70多年来,乡镇卫生院为9亿农村居民健康保驾护航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好大一部分乡镇卫生院自始至终没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能放心的医疗机构。


笔者曾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并连续在农村从事诊疗工作已接近30年,对乡镇卫生院的过去现在有所了解。


从笔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

乡镇卫生院发展受困主要有两个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个是多数乡镇卫生院没有自主发展空间,基本上听从县级行业部门安排而发展,这种情况难免出现一些乡镇卫生院“想干也干不好”的局面;另一个是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权、决策权等基本上被控制在“一把手”领导手里,职工基本上失去了在发展方面的真正权利。


很多乡镇卫生院院长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而导致医院难以发展,甚至阻力重重。尤其是在人才选拔和使用方面,更是出现一系列懒政现象,缺乏主动培养人才思维、没从心底里真正重用人才、不给或不愿意给人才发光机会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让院内职工很难获得成就感、快乐感。毫无疑问,这种懒政行为导致卫生院职工整体表现出一种得过且过的氛围。也致使好的人才招不进、留不住,面临业务萎靡颓废的局面。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更需要乡镇卫生院积极给予保障。从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来看,乡镇卫生院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机构。人类面对疾病的最佳方法永远都是预防大于治疗,而公共卫生服务则是预防疾病的有力武器。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乡镇卫生院并没有吃透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精神,形式主义比较严重,导致农村居民很难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所以,乡镇卫生院领导应当具有担当精神,才能真正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任何事情就怕认真,当国家对乡村振兴认真起来,乡镇卫生院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实现乡村健康振兴。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整体提高,以及各种关于了解健康信息的产品越来越便捷,乡镇卫生院领导懒政行为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不前进不进步,定有人替代你去前进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