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峰:没有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局面

2020/9/18 15:09:23来源:中国网

近日,中国网《中国访谈》就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当中,公共卫生体系的作用、当前存在的短板和缺陷以及未来公共卫生体系如何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



访谈中,王虎峰教授不但详谈了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提到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中国网:回看这次疫情,农村、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它们在这次疫情过程中主要发挥哪些防控作用?又有哪些需要弥补的短板呢?


王虎峰:这次疫情有个很大的特点,过去包括西方很多专家到中国来考察,他们开始这样说,我们以为没有特效药、没有疫苗,这个事儿我们就束手无策了,没有办法应对。但到中国来看发现还是有办法的。是什么办法呢?就是通过制动,减少不必要的交流活动,要确保一线和抗击疫情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确保这部分人正常运转,但是其他人能不动就不动。通过这个来遏制疫情的急性传播,同时有几个办法:


  • 一是保证基本的服务,没有基本服务老百姓在家里待不住的,我们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通过无接触式的各式各样的服务,老百姓可以能够待得下去,包括网上办公的办法。


  • 二是国家给了很大的支持,调度物资、人员,群防群控发挥了很大作用。


  • 再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做得非常认真,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梳理得非常清楚,这对控制疫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谁在做?

就是基层。对于一个人员的流动,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写字楼,要做这么多流调工作,都是要靠基层人员。所以基层人员在群防群控当中是主力军。


别小看日常的管理,恰恰就是通过日常管理打赢了阻击战、总体战,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充分肯定基层人员。如果没有那些人,也没有今天的局面。


中国网: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他们作为防疫第一道防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工作。


王虎峰:对,我们应该看到他们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中国网:面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人才的流失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王虎峰:基层确实还有很多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说基层医疗机构里没有专业人员懂得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防控的技能,包括设施、防护物资也非常缺乏,在疫情初期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我们也跟踪调查了解了一些地方的做法。


分级诊疗以来,我们做了医联体、医共体,那么在医共体,特别是县域里,它们在这次抗击疫情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如果在过去,乡镇都是分散的,自己顾自己,这种情况下很难组织有效、有质量的疫情防控工作,这次因为有医共体牵头,把技术、人员、物资派下去,包括带着他们一起工作或者给他们做培训,这就使得基层这张网稳住了。在城市里也是大医院带头,除了对口支援之外,很多医院对基层社区都有帮扶。


当年没有医联体、医共体的话,临时组建是来不及的,没有办法做到的,这次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整体是靠上面的帮扶,基层的力量还是很弱的,所以我们要非常清醒,基层的短板还是在人才、技术方面,包括必要的物资方面赶快补齐。


中国网:对此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呢?


王虎峰:比如说在基层,有一些乡镇还是固定工资,很多情况下贡献和报酬是脱节的,干多干少可能就是这么多。脱节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引不进来、留不住。


有些地方花了很大工夫,给人才编制,但是来了以后很快就走掉了。这不是简单的问题,怎么留住人、怎么用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觉得在“十四五”期间,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块,我们一定要把基层工作做好。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点,过去重视吗?重视。为什么效果不好?因为过去重点放在了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


中国网:硬件上。


王虎峰:对。对人员、软件、管理服务投入不足,我们认为这块儿没关系,只要栽了梧桐树,就能迎来金凤凰。当时认为只要把硬件设施改善了,就可以招来人来。现在看来不够,真正的大头是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并且能在这里发挥作用,并且制度设计要合理,要有利于他们在这里干一番事业。


中国网:还需要有长效机制在。


王虎峰:对。


中国网: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后,您认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定位是否发生了变化?


王虎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次我们要补短板,要汲取经验教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公共卫生的定位,在定位上我们要明确几个问题:


  • 一是公共卫生对几类人、几种病、几件事,在这么多事当中,未来将应急放在公共卫生很重要的位置。过去这么多事儿,但是应急并没有摆在很突出、很重要的位置上。根据国内外的形势,未来对于未知病毒带来的威胁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卫生应急在公共卫生中非常重要的地位要突出出来。


  • 二是新医改以来要构建四个服务领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保障。在实际当中,公共卫生基础性的地位并没有突出出来。我们当时是这样设计的,但是在后边执行起来,特别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对公共卫生的改革是明显滞后的。问题在哪?初期我们是比较重视的,包括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也是有很明显的加强,但是改革滞后导致今天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公共卫生光投入不行,还要深化改革。


  • 三是公共卫生要升级,看作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觉得就是卫生系统的事儿。


中国网:牵扯不到安全的层面。


王虎峰:对。现在看它是关乎到国家安全,这个事情已经不是传统的公共卫生的概念了,更多的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当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公共卫生的地位也应该凸显出来。


冷兵器时代,病是病,战争是战争,这两个是两回事。但我们现在来看,可能疾病就是一种战争形式,它就威胁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国防的安全。从定位上要全面提升。


当然了,除了定位之外,有些具体的政策、措施也要改进。


中国网:体制机制上的改革。


王虎峰:对。为什么这样说呢?在疫情发生之前,很多人都意识到,包括有关部门都意识到公共卫生,特别疾控系统存在着很多的短板,潜伏着危机。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并且也在着力研究,想改进。但是今天回头看可能是力度不够。


比如有几个大的核心问题要突破:


一是针对近几年来公共卫生的机构和公共卫生人员负增长。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来最近三五年都是负增长,人员一直在流失,机构越来越少。特别标志性的国家疾控中心流失了数以百计的人才,要培养好非常困难,但是流失非常容易。


那我们要反思为什么流失,比如现有的政策,待遇没有及时调整,和报酬是脱节的。


中国网: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


王虎峰:对,所以这样情况下很多人就流失了。


二是资格。公共卫生医师也是医学院毕业的,和其它专业也是一样,有的是四年、五年,甚至更长。毕业之后要想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要考证,但是考完以后公共卫生没有处方权,但到医院去的有处方权,这样情况下就没办法个人实现,没有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反思政策,不但要吸引人,还要留住人,还要用好人,让他有发展的空间。如果他在这个地方没有事干,他愿意待下去吗?不愿意。越是优秀的越会另谋出路。这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


中国网:经过此次疫情,让公共卫生再次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性,也督促我们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更好地让公共卫生系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