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家基层诊所关门转让,分级诊疗还怎么走?

2020/4/28 14:33:06来源:红杏e生

 

“除武汉、哈尔滨和黑龙江省等地的正常医疗服务受到一定影响以外,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正常医疗服务水平已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80%。”4月21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


下载.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 图片来源:中国网

 

近期,关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消息频出,这是些好消息,是一个个的积极信号,表明了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复工不复量,基层医疗步入寒冬

 

现在,在疫情爆发期间为了防控需要而关停的医疗门诊服务也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而逐步恢复。但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在这次疫情中所受的影响巨大,不可能在短期内随着复工的展开而一下子恢复。

疫情对基层医疗行业不利影响,主要有三个:

一是门诊量减少,收入降低。在普通群众的就医习惯中,本就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能力不够信任,看病求医往往是舍近求远。疫情当前,患者们更不会考虑基层医疗机构。没有门诊,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就是没有收入或者收入降低。

二是从经营成本来看,房租、水电、人工成本一样都不能少,还将不断增加。随着各地的复工复产,在疫情严重时期可以享受的房租减免政策将陆续退出;水电、人工成本也将增加;

三是政策持续高压和外部输入压力大。

从这现影响来说,基层医疗所面临的困难并不会因为复工而减少,而且难度还会不断加大,寒冬才刚刚开始。

据有关机构的不完全数据统计,从2020年1月至4月10日,公开发布诊所(此处包括门诊部、卫生室/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诊所类医疗机构)转让信息的医疗机构有578家,在疫情高峰期后的3月有317家诊所类机构寻求转让,是2月诊所转让数量的6倍, 在4月上旬,仅10天内有168家机构发布转让信息。

下载 (1).jpg

图片来源网络

 

解决危机分三步走

 

基层医疗步入寒冬,关门倒闭潮来袭,这让基层首诊的任务无法实现,整个分级诊疗体系一夜之间仿佛瘸了一条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群众日益提高的健康需求是摆在医疗系统面前的大问题。不少学者提出,疫情过后,我们需更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满足人民不同的医疗需求。

那么分级诊疗究竟要怎么走?这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以为,需要从基层医疗机构、上级医院以及政府政策方面着手,分三步走,来保障分级诊疗模式的通畅。


一、   从基层医疗机构自身来说:

1.讲技术

疫情防控仍未结束,基层医务人员任务繁重。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前,工作人员也体现出能力不足、储备不够、缺乏训练等普遍问题。针对此类情况,必须对基层医务人员及时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和能力培训,并进行针对性强的实战演练,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体系应对疫情防控的综合能力。此外,不管是疫情前、疫情中,还是疫情后,群众看病就医首先考虑的都是医疗机构服务人员的能力问题。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偏弱的现状是长期以来导致分级诊疗实施不畅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在疫情进入常态化后,基层医疗机构要想从寒冬中走出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用过硬的技术来吸引患者。

2.拼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和医院不同,解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长期与周边百姓打交道。可以说,他们的工作已经不完全在疾病本身,管理好居民的健康行为,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这更多的是人文关怀,这才是更长久更有获益的医疗服务。所以,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的产品应该是便捷的、可信的,更是有温度的。

3.保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灵魂,居民愿不愿意来基层医疗机构单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诊所是否能够保证医疗质量。强基层,不仅应当表现为诊疗环境、服务设施设备的改善,还应升华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改变基层没有好医生的固有印象。夯实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根基,以一根准绳从头量到底,这是分级诊疗制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下载 (2).jpg

图片来源网络

 

二、对大医院来说:

1.加强分级诊疗病种管理

根据县级医院分级诊疗病种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级诊疗病种,结合各地实际,本级医疗机构能诊疗的病种原则上不得外转;对确需上转的患者,由转出医疗机构出具转诊单和患者知情同意书,优先转诊到医联体上级医疗机构。

2.加强就诊转诊制度落实

除危急重症患者外,凡符合分级诊疗病种诊断的患者,原则上在居住地或发病时所在地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首次诊治。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生建议、患者自愿、双向转诊的原则办理转诊手续,一般遵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市级和(或)省级医院的顺序转诊,上级医院接诊的患者病情稳定或进入恢复期后应及时向下转诊。

3.加强双向转诊机制规范落实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之间要密切协作,依托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等形式,形成双向转诊渠道。省、市级医院应当为基层转诊患者预留就医空间。

4.加强信息化技术建设应用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全部实施网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远程医疗,引导患者就近就医、分时段就医。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二、三级医疗机构要通过互联网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推进实施“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

 

三、对政府来说:

1.强化医保补偿政策杠杆作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实施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发挥价格差异化作用,引导患者就近就医。

2.加强宣传和强化监管,将分级诊疗纳入医疗机构年度考核,强化督导检查。

3.建立全面的激励机制,让基层医疗机构能留住人才,加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尽快建立与公共卫生任务与要求相适应的基层公共卫生队伍。

u=2923425988,1827787397&fm=26&gp=0.jpg

图片来源网络

 

 综上所述,这是基层医疗以及分级诊疗体系中面临的困局。可以说,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疫情只是一个导火索,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要有持久战的准备。希望可以借着疫情防控的契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各司其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百姓能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