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村医到底需要做些啥?

2020/3/5 16:41:29来源:中国社区医师杂志作者:徐毓才

最近从媒体反映的信息看,有两件事感觉很痛心:

一是在疫情防控战斗中,一些乡村医生因过劳突发疾病或遭遇不测而不幸牺牲;

二是有很多乡村医生,尽管辛辛苦苦,但由于没有及时甄别发热病人被认为带来疫情蔓延风险而追责。


为什么笔者深感痛心呢?因为,乡村医生是疫情防控中最纠结最忙碌的一个群体,这个毫无疑问。


在疫情防控中,广大乡村医生不但要无条件配合镇村开展外出返乡人员排查、卡点体温测量和消毒,甚至蹲点驻守,夜以继日,同时还要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应对日常门诊诊疗和发热病人的初步筛查,可疑病例的及时发现。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么多纷纷扰扰的事情中,哪些是乡村医生的分内工作呢?今天,老徐就来给大家梳理一下。



疫情防控中,乡村医生的职责有哪些?




1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20〕72号,以下简称《通知》)印发。


《通知》?指出,村卫生室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一样,在疫情防控中要发挥网底作用,应该在地方党委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配合居委会、村委会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及早发现和报告病例,协助管理密切接触者和来自疫情发生地区人员,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具体职责任务是:


一是在疾控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指导下,做好发热患者的发现、登记、相关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要加强对发热患者的筛查,做好预检分诊和门诊登记。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的患者,必须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按照疾病登记的规范要求进行全面完整信息登记,并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上级医院。信息登记完成后要按时上报。


二是协助追踪、督促来自疫情发生地区武汉市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三是在疫情发生地区要协助追踪和管理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配合上级疾控机构规范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协助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做好健康指导服务。


四是科学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向辖区居民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核心知识,科学指导辖区居民认识和预防疾病,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防控观念,规范防控行为,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能力,尽量减少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五是做好卫生室的感染控制。乡村医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按照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等防护工作。要做好卫生室内部的消毒、环境卫生工作,严防基层医护人员感染事件发生。


六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好健康监测与随访服务。通过家庭医生签约APP、有线电视网络、电话、微信、智能语音提醒等手段与管理对象开展信息互动,做好健康监测和随访服务。



这些职责概括起来就是六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日常门诊的预检分诊;密切接触者的居家隔离观察;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转诊;做好自我防护与感染控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最终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转诊。


目前村卫生室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哪些问题?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警惕性不高,意识不强。对于外出返乡人员不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于发热病人跟平常一样简单给予退热处理。


二是职责不清,不知道该干啥。


三是不会干,缺乏发现高危病例的能力,很多村医不知道如何处理发热病人;防护不到位;问诊不规范。


四是做事不细不实。对于就诊病人不测体温,有的测了体温不登记,发热病人不及时隔离,任由病人胡乱串。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清理不及时,与生活垃圾混装,消毒记录不规范,治疗室不整洁,操作台杂乱。


五是疫情防控最新政策和知识掌握不熟悉,政策变了而我们没有很快适应。


六是被基层政府强制安排到了其他岗位,不务正业,种了别人家的无闲地,荒了自己家的责任田。


需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技能





尽管以上提出乡村医生要能够做好四早,但最根本的是早发现,而要做到早发现,必须做到四会。


一是会问。不管是做居家观察者的健康监测还是门诊就诊者的问诊,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会问都显得非常重要。对于体温测量后,体温高于37.3℃的发热病人,立即寻找发热原因。


当下特别重要的是要询问有没有流行病学史。主要询问有没有疫情严重地区的旅游史、居住史,以及与前者的密切接触史;如果没有发热症状,还要注意询问有没有呼吸道症状,如干咳、咽痛、气促等,或者有腹泻等。因为有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并没有发热症状。


二是会管。这里所说的会管,主要指对被要求必须居家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的重点人群,如何做好健康监测,以便尽早发现可疑情况。


这里的居家医学观察人群,主要是指从外地返乡的,特别是武汉、湖北或其它病例较多地方返回的人群,这些人没有临床症状,但不能判断其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被建议居家医学观察。


所谓医学观察就是每天必须进行两次常规体温测量,询问有无呼吸道症状或其它不适,除了询问本人外,还要注意询问其同居一室的家人。


而居家隔离观察是指已经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人,按照之前规定,可以实现居家隔离观察,之所以要求“隔离”就是必须单人单间,尽可能与家人保持距离,戴上口罩,错开吃饭时间。


由于后来越来越多的家庭聚集性病例出现,这一措施被废除,凡是有相应症状或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即使没有症状的都被要求单人单间集中隔离。


三是会干。鉴于目前疫情防控需要,建议村医和基层医务人员,必须做到对每一位就诊者进行体温测量,不管正常与否必须在门诊日志上如实记录,对发热病人要刨根问底儿努力找到发热原因,对于找不到明确原因的,就属于“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例”必须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


对于不能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第一必须立即就地隔离,这就是要求村卫生室必须设立临时隔离点(室)的原因,而设立临时隔离点必须与卫生室保持“安全”距离,放在下风口;第二必须立即报告卫生院并安排转诊。


四是会转。转到哪里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基层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的患者,必须立即就近转诊至设有发热门诊的上级医院。


这里强调会转,一方面指最快速最便捷,尽最大可能减少“可疑病例”与更多人接触,必须给被要求转诊者配发并指导正确戴上医用外科口罩;



另一方面转诊时一般不安排医生护士陪同,使用救护车的目的就是专车直达,在启动转运后,必须与转入医院发热门诊取得联系,为快速接诊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