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改亮点看什么?

2019/4/16 13:47:39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已组建161家县域医共体


4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在浙江省长兴县召开。发布会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平介绍,浙江省聚焦破解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探索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目前,浙江省7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县域医共体。

张平介绍,浙江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突破,夯实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把破解“基层不强”作为首要突破口,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浙江继续深化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既要“城市医院强”,也要“县级医院强”。针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全面推进城市医院和医生下沉,54家省市级三甲医院与122家县级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合作,累计建成各种类型的医联体526个,600余名城市医院专家常驻县级医院。

张平指出,浙江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既要“县级医院强”,也要“县域医疗强”。县域医共体要把县乡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家人”,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和文化“五大共同体”,破解“基层不强”、推动实现“乡活”。目前,浙江省70个县(市、区)全面推开医共体改革,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改革后,县乡机构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的渠道被打通,碎片化的资源被攥成了一个个“拳头”。

张平说,浙江坚持既要“基本医疗强”、也要“公共卫生强”。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看病有钱”向“防病省钱”转变。目前,浙江实行“1名全科医生+1名专科医生+1个签约团队”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机制,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面73%,县乡村层级断裂、服务脱节的问题逐步扭转,“村稳”的良好态势开始显现。


5G远程会诊系统初步构架


在4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浙江省以打造“数字健康”为支撑,正在加快构建“上下联、信息通”的运行新模式,为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赋能。

据了解,在布局上,浙江省突出系统性。拉开信息化大框架,谋划“五个一”重点建设项目(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张信息应用网、一张居民电子健康卡、一个“互联网+医疗”共享平台、一个健康导航“门户”),把数字化的引领性、基础性作用转化出来,覆盖到卫生健康服务管理的各个领域。

据悉,在建设上,浙江省突出见效快。日前,浙江省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已启动建设,县(市、区)检查检验、影像、心电、病理等应用共享实现全覆盖,5G远程会诊系统初步构架。居民电子健康卡和医保卡“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发卡量累计超过1500万张。群众不论在哪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哪张卡的入口,挂号、诊疗、检查、取药、付费等线上线下服务可“一步到位”。“浙江健康导航”全面运行,一键挂号、就医导航、排队叫号、报告查询等由一个App实现。互联网医院服务与监管平台正式上线,为患者提供在线咨询、慢病网上复诊、家庭医师网上签约等服务,并实现数据留痕、全程监管。

据介绍,在应用上,浙江省突出新体验。浙江颠覆传统就医流程,在挂号环节,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首推“刷脸就医”;在付费环节,全面推进自助结算、诊间结算、床边结算、移动结算,浙江省市级医院门诊智慧结算率达77%,病区智慧结算率达62%,湖州市首创“医后付”,把付费环节从诊疗流程中彻底剥离,杭州市等地全面推开。在检查检验环节,具备2种以上智慧查询方式的医院比例达98.53%,温州市推出“云影像”“云胶片”,老百姓再不用带着X光、CT、核磁和B超片满大街跑了。在取药环节,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均建立“智慧药房”,过去“人等药”、现在“药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