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到来,倾听村医八大心声

2019/3/3 19:46:33来源:村医之家作者:严国进

前天有微信公众号刊登了一篇“两会来了,乡村医生有哪些期盼”的文章,文中说出四个期盼,即期盼待遇稳定、养老有保障,期盼公共卫生和家医签约任务更加合理,期盼健康扶贫工作更务实,期盼让乡村医生多些学习机会后,许多乡村医生相继跟帖留言。

 

笔者对留言区观点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读者主要吐露了村医下列亟待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协调解决的、不能再视而不见的老大难问题。

 

一是身份性质问题

 

希望各地落实中共关于加强乡村医生管理及队伍建设的意见,尽快出台硬性政策,让乡村医生明确身份,有条件的积极“转正”,没条件的至少按照劳动法与村医签订劳动合同,别再让村医因为身份问题遭遇各种尴尬。

 

对于老村医应给予免试转编,其他村医让他们必须持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才能给编制,让村医拿着乡村医生执业证去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限制三年时间,如考不通过,就不给编制,这样既能提高村医的学习能力,又能让村医合法执业,有体面地为村民服务,从而来留住乡村人才。

 

笔者认为:村医确实不能再这样稀里糊涂、不明不白地无身份了,毕竟不同于村民,他们是带有技术性的专业人员,应该给予相符的身份待遇。

 

二是养老退休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养老退休政策,而不是退出,应该有安心的养老保障,每月三百多元的养老补助太少,不够维持正常生活支出,连一个五保户都不如;让60周岁以上的村医老有所养,免去后顾之忧,要给离岗离职的老村医逐年提高的、合理的退养补助。

 

笔者认为:村医既然是专业人员,在村卫生室这样的公益性单位里上班,年老了,就应该退休,不是退出,应按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政策,享受相应的待遇。


三是工资待遇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合理报酬措施,待遇应该与职称、学历及工作水平结合,村医公卫经费透明化,按比例全额发放,不能一个院长或几个人说了算。

 

笔者认为:村医每月应有财政拨付的固定工资待遇,公卫经费应彰显多劳多得,按考核发放。考核要公平公正公开,采纳考核组集体意见,不能一人说了算。

 

四是职称兑现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职称晋升工资上涨措施,别让村医职称无用,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甚至中级、高级职称的村医能够和乡镇卫生院医生一样,按文件规定要求,得到更好的公平公正的待遇,不能仍和考证前一样的报酬,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村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实践水平,村民健康才能更有保障。

 

笔者认为:村医既然是专业技术人员,就应该按技术人员相应职称,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不能吃“大锅饭”。

 

五是减负解压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合理的工作职责措施,多给村医一些基本医疗的空间和时间,真真正正地减轻村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决反对公卫工作和扶贫工作给村医加量加码,坚决反对工作中的一些形式主义的数字化、公式化、格式化,坚决反对以各种考核名义克扣村医的公卫经费。

 

笔者认为:国家早已下达基层减负政策,基层卫生行政部门就应好好执行,尤其是民声较大的公卫服务,减去多余的、重复的、形式的内容,注重精准公卫服务。

 

六是摊派收费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不合理摊派费用取消措施。各种注册费、宣传栏制作费、电脑网络费、水电费、检查费等不应该向村医强制摊派收取,应由地方部门讨论出台合理合情的政策措施。

 

笔者认为:各项费用的收取规定及依据应该给村医说清楚,该出的出,不该出的要坚决禁止,该退的也要及时退给村医,诸多不合理的收费不要再向村医摊派了。

 

七是培训学习问题

 

希望落实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学习措施,注重点单式、适用式学习,不要形式主义、应付差事的学习,每年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多些短期的大中医院进修深造,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笔者认为:医学不断发展,村医就必须强化医学继续教育,但是要注重实效性、有用性,不能学而无用、走马观花。

 

八是定点医保问题

 

希望落实村卫生室定点医保刷卡措施,让村卫生室和药店一样,有医保刷卡资格,以方便患者就近就医,解决患者看病近、能报销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的愿景。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村卫生室的经济收,入让村医发挥更大的作用。

 

笔者认为:村卫生室也是一个公益卫生单位,比药店更具有专业性,当然也应能医保刷卡,怎能把村卫生室丢开呢?

 

总之,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两会都是人民群众代表委员们倾吐心声,建言献策的重要时刻,可谓年年两会,年年盼,年年都有新希望,希望乡村医生这支我国医疗卫生健康战线上的庞大队伍的心声能被更多人听到,并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