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村干部待遇给村医上养老保险,这个地方实现了!

2018/12/2 17:41:57来源:村医之家作者:春雨

过去常常有村医倡议,应该让村医与村干部享受同等待遇,而在安徽省宁国市这一倡议变成了现实。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文《宁国努力构建医改保障体系》,做出了几大举措,切实改变了当地村医的现状,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下。

“市招乡用”,缓解用人紧缺


过去大家常常听到的是县管乡用,这次不同,在该市招聘上岗的村医直接隶属于市里。

 

据悉,近两年,该市采用“市招乡用”的灵活用人机制,共为基层医疗机构招聘55名医务人员。

 

“市招乡用”用人机制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医疗一体化建设,为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民生问题。



按照村干部待遇,给村医上养老保险


在村医的养老保障方面,此次,宁国市的举措,令人耳目一新,从2017年开始,该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约90万元,为在岗村医比照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予以补贴。

 

实际上,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给村医上养老保险这件事在全国范围内早已经提上日程了。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对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有关问题回复》,明确要完善养老政策,解决村医后顾之忧。

 

但是,问题出在由于中央文件对于给村医上养老保险的参照标准方面并未做明确指示,因此,出现了大到省、市,小到县、乡,村医养老保险制度各不同的局面。

 

譬如:有的地区参照城镇职工标准给村医上养老保险,有的按照年资给予一定补助,即便是实行同一套方法,由于补助标准的不同,村医到手的养老金数额也千差万别,这一套“碰运气式”的养老政策,也让许多老村医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感。


笔者认为,虽然由于地域、经济差异等因素影响,要想确立全国通用的养老保障标准确实困难,但困难并不是“懒政”的借口。

 

宁国村医养老模式的开展,是否能为解决村医养老标准难题提供借鉴呢?

 

众所周知,“赤脚医生”曾为国家基层的医疗事业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即便是到了现代,在广袤的农村,村医仍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因此,退休后的老村医与村干部享受同等待遇,也是无可厚非的。而且,也只有安顿好了村医队伍的“大后方”,才能让新人看到希望,愿意补充进来。


另一方面以村干部的退休待遇作为标杆,同时也兼顾到了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可谓是一箭双雕。


专项拨款,兑现补助


宁国市建立了资金动态增长机制,要求每年深化医改专项资金增幅高于当年财政收入增幅来安排。

 

此外,在省补助基础上,按每年每1200个农业人口增加4000元的运行补助,专项用于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运行和管理费用。并且对村医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实行“按季预拨、半年考核、打卡发放、年终结算”兑现补助。

 

即在省补助的基础上,该市还追加了专项运行补助,一方面,将村卫生室绩效考核的“池子”做大了,也就是说,村医可获得更多的补助资金。


另一方面,在结算机制上,不但减少了繁琐的中间环节,而且可有效遏制公卫经费克扣等腐败行为出现,更加凸显了廉政、便捷、高效的办事原则。

可以看到,近年来,从各个地方不断传来好消息,村医的诉求在部分地区逐渐得到了改善,可以说,这些地方的村医是幸运的,但是,村医们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两个“幸运儿”,而是利好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实行,因此,期望我们的顶层设计的改革步伐能够加快,加快,再加快!